人力三轮车 末日,还是新生
泉州市区三轮车,踩车的越来越少、越来越老 东南网2月1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永清 陈莹钰 摄 影 田 米 王金淼 编 辑 陈世国 视 觉 方立祺) 元宵前夕的一天早晨九点多,古城的大街小巷才懒懒地热闹起来。65岁的吴阿婆,抬头看一眼时钟,到点了,把早餐吃的稀饭和芥菜倒进保温饭盒里,利索地收拾好,推着三轮车走出泉州西湖边的小区,还不忘回头逗逗地上的流浪狗。 “天气好,元宵又快到了,希望今天能多拉几个客人。”踩了37年的三轮车,吴阿婆早已摸清了这行的规律。只是这几年,电动车载客、网约车兴起,“小黄人”满街跑,客人越来越少,差的时候一天只有二三十元收入,临近元宵佳节好点,比平时至少多两倍。 过去,踩三轮踩出了全家人的生活费、小孩的学费,可如今踩三轮车的越来越少、越来越老,这个在泉州存在70多年之久的行当,会消失吗? 从上世纪80、90年代泉州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到如今的没落,不少三轮车师傅开始考虑转型。在三轮车上讲古,泉州文化历史故事,信手拈来,靠长期积累和学习,三轮车师傅吴恩典已开始把目光投向日益庞大的外地游客。 但是,懂文化又能说会道的师傅不多,这样的讲解也有类似“野导游”的嫌疑,这条路子能否成为三轮车的新生之路,还犹未可知。 其实,早在2004年,泉州市交通服务公司(1980年,由泉州三轮车公司更名而来),就曾向有关部门递交“转型报告”,结合泉州古城景点藏身大街小巷的特点,提出了旅游观光三轮车的想法。可惜,最后无疾而终。 那么,这条路是否可行?泉州师院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陈桂炳指出,由三轮车师傅为外来游客讲泉州古城历史文化是大好事,这是一个很好且颇有可行性的思路,关键要有专门的培训和提升。 “人力三轮车可以让自助游客体验泉州古城悠闲的慢生活,这种亲切的互动交流,可以让游客更好了解泉州乡土风化。”黎明大学外语外贸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王强如是说。 人力三轮车沉浮70载 面临淘汰路在何方?
吴阿婆每天带午饭在车上吃 吴阿婆踩着三轮车,沿着古城的外围城西路而行,一头黑发的她,一点也看不出已经65岁,还有了俩孙子。 9点多钟,一阵电话铃响,她从口袋摸出一部袖珍的黑色智能手机。“瑞来呀,有空吗?一会来载我。”电话那头一个沧桑的声音传来。“好好好,我一会到楼下等你。”吴阿婆用闽南语应道,一天的踩车载客,就从这通电话开始了。 踩车37年的花甲阿婆 “泉州市区455条小巷,只有你叫不出名的,没有我们这些老泉州三轮车夫找不到的。” 每天收入二三十元 第一庄生意,是她的一个老雇主,接完电话,就要赶到堤后路载老雇主。有了活的她好似脚下生风,声音都愉悦起来。 送完老雇主,已快到中午,抓着没客人的当口,吴阿婆打开随身带的饭盒,在路边吃上了午饭。她嚼着菜根说,这几年,电动车载客、网约车兴起,现在又多了“小黄人”,客人越来越少,差时一天只有二三十元收入,元宵佳节好点,比平时至少多两倍。 2月9日下午,吴阿婆在泉州市区关岳庙接了个浙江来的背包客,小伙子想去看看打铁巷。他说,宋元时期,正是泉州港口鼎盛时,很多人从事打铁业,供造船使用,便有了打铁巷的巷名,来泉州就想看看这些有历史印记的地方。来之前,他做了功课,可导航上找不到这条巷子,问的哥,竟然没有人懂得走。他告诉吴阿婆,如果能帮他找到打铁巷,就给她50元车费。 “你就是给我10块,我也能给你拉到那。”吴阿婆爽朗地笑着告诉小伙子,“从前泉州有两个地方叫打铁巷,一个在西街裴巷,另一个在聚宝街附近,很多本土年轻人还不知道呢”。 从1980年起,吴阿婆就开始踩三轮车,最早是拉货,专门从浮桥拉一车的蚊香盒到洪濑,一趟23公里,3个半小时,来回要一天时间,但能挣个八九块钱,在那个年代是笔不错的收入。1993年,泉州市区迎来三轮车载客的鼎盛期,她顺势改拉客,“泉州市区455条小巷,只有你叫不出名的,没有我们这些老泉州三轮车夫找不到的”,吴阿婆自信地扬扬头。
赖姐踩车载客穿街走巷 三轮车曾是主要交通工具 像吴阿婆这样的载人三轮车师傅,在泉州市区目前已不足180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峰期,这个数字多达500多人。 泉州人力三路车起先分有货运、客运两种,其中客运又分有市营与郊营,郊营由交通部门管理,市营则由泉州市交通服务公司负责运营。 泉州市交通服务公司经理洪献忠表示,新中国成立前,泉州市区就由人力车、三轮车组成了一家三轮车公司,到了1980年,这家三轮车公司改名为泉州市交通服务公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轮车是泉州主要的交通工具,最鼎盛的时候,泉州市交通服务公司旗下登记在册的三轮车达到了500多辆,到了1997年左右,也还有300多辆”。 “当时三轮车是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培训、统一车型。”洪献忠说,那时公司统一招聘三轮车师傅,有正式招聘也有签订合同,如今公司还会为正式员工缴交社保医保。当时,三路车师傅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之后取得营运证、行驶证、牌照后才能上路。每年交通局会对三轮车师傅的营运证进行年检,交警部门对师傅的行驶证进行年检。 原先在泉州市区的汽车站、开元寺、文化宫、第一医院等还有大小20多个三轮车站点,行驶线路就跟如今的公交车一样都规划好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必须到每个站点买票之后才能坐车。而郊营的三轮车进到泉州市区是有要求的,当时市区四个门,每辆进入市区的郊营三轮车都必须在进城时取一张临时牌照,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出城并归还牌照。 洪经理说,当时三轮车师傅的收入还是挺可观的,一名三轮车师傅踩几年车就可以回家盖一栋房子。后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变化发展,三轮车逐步被抛弃,2000年之后,交通局不再对三轮车的营运证进行年审,之后几年,交警部门也不再年审。2006年,公司最后一次对在册的三轮车进行年检,当时只剩下180多辆,“如今已达不到这个数了”。 老泉州人的担忧 “要是没有了三轮车,像我这样的老人就不知道怎么出行了,三轮车是泉州的一个特色,希望能保留下来。” 踩车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 住在中山路指挥巷口“刘胜裕总行”洋楼里的老奶奶李佰佳,是一位出行都靠三轮车的老人。这个习惯,从她还是李家大小姐的时候就保持至今。她喜欢三轮车能随停随走,穿梭在古城里的巷子间。 老人有固定的三轮车夫,她总会提前一天和师傅约好,把她送到目的地,师傅就在附近等候,再将她送回来。每一趟路,她总会多付给师傅一些钱,逢过年,她会给师傅包个红包贺岁。三轮车师傅车坏了,她会专门到师傅家去看看。 李佰佳老人很怕三轮车会消失,她说,老泉州人都喜欢坐三轮车,“要是没有了三轮车,像我这样的老人就不知道怎么出行了,听说厦门三轮车已经被取缔了,但三轮车是泉州的一项特色,希望泉州的能保留下来。” 老人口中的师傅名叫李明海,49岁,鲤城人,踩了21年三轮车了。每天早上9点,李明海从家里出发,一路上慢慢骑,一边看有没有客人,一直要到傍晚6点才回家。 2月10日这一天,李明海的生意比以往好多了,刚进古城没多久,他就遇到了一个要去关岳庙的客人。一天下来,李明海拉的客人几乎是往关岳庙和开元寺跑的,“今天赚了100多块,最近比较忙,往常顶多赚个几十块。”每年元宵,正是生意最好之时,少有的好生意让他很开心。 因为载的客人都是老泉州人和游客,李明海基本在鲤城区里转,对古城也很熟悉,遇到游客,他不仅介绍景点,还会介绍泉州的名小吃。 “10年前一个月还能有3000多块的收入,如今一个月2000元都不到。”提到过去和未来,李明海有些无奈,三轮车早已不是主要交通工具,踩三轮车也已不能如当年一样养家糊口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伙出行更方便了,人力三轮车的市场空间大大压缩了,踩车的人也越来越少,越来越老,“感觉这个行业就要消失了,但真的不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它消失。” 那些老雇主多半已过世 就在李明海送完关岳庙客人的当口,古城另一边东湖街附近,身材圆润的赖姐蹬上三轮车,开始了下午的行程。 赖姐今年53岁,每日的行程很满当。清晨,她给一家人煮好早饭,收拾好碗筷,7点多便得出门,载两个小学生上学。丈夫也是同行,但两人一般各走各的。“载学生要风雨无阻,要准时,还要小心翼翼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过收入稳定,大多孩子她一载就是6年,我已经载出好几个毕业生了,有的姐姐载毕业了,接着载弟弟”。 中午,赖姐还得回家做饭,下午两点多再出门接着干活。和丈夫从老家洛江罗溪来泉州,这三轮车一踩就是20多年,踩出了3个孩子的生活费、学费,但踩不出一套房子的首付。一家人一直租房住,为了省钱,就找市区的自建石头房租。 元宵节那天上午,接到老雇主的电话,赖姐从北门街往雇主家赶。这位雇主是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就住赖姐家不远。赖姐说,如今会预约三轮车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家,“这些年来载过的老人家,多半都过世了”。 “三轮车也是有竞争力的行业呢”,早年别人都装上电动机,赖姐想着自己胖,多踩踩也好锻炼身体,何况加一个电动机2000元,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便没装。“可有的客人会挑剔呢,上了车,看你的是脚踩的,慢,就跳下车,不坐了。你跟别的装了电动机的三轮车并排,踩不过别人,客人也会有意见”。 比导游还会讲的三轮车夫
坐三轮车游古城很便利 开元寺大门的“紫云”牌匾是何意?一名年轻的导游说,建寺时天上飘着紫色祥云。三轮车夫说,紫云是开元寺原址主人黄氏的衍派。 和导游PK讲开元寺 下午3点半,赖姐百无聊赖地在开元寺门口候着。和她一同候着的,还有六七个三轮车夫,他们大多和赖姐差不多岁数,客人不多,大家有秩序地排着队,前面的接了客,后面的三轮车就往前挪个位置。来客先到先得,是早年留下的规矩。 “我刚载了个年轻小姑娘,做导游的,非要跟我争论个对错。”几声如讲古般铿锵的话音打破平静。循声望去,一个白发半寸头的大叔神采奕奕,一副要和大伙说书的架势。 他和其他三轮车夫不同,穿着西装和皮鞋,扎着皮带,把刚经历的大声道来。原来,他刚载了个导游小姑娘,他来了兴致,便问小姑娘,开元寺大门上挂着的“紫云”牌匾是何意。小姑娘称那是建开元寺时,天上飘着紫色祥云。大叔语气抑扬顿挫,“紫云,那是开元寺原址主人黄氏的衍派。” 海都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紫云衍派,是指居住在福建、潮汕地区的黄姓人,大部分属于莆阳派、禾坪派和紫云派后裔,紫云派的始祖是黄守恭,而开元寺旧址的主人正是黄守恭。 这位大叔姓蔡,63岁了,在西街一带长大,常在开元寺拉客的三轮车夫都认识他。他说起典故来有条有理,绘声绘色,还能切换流利的闽南话和标准的普通话。他说,自己这些典故可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多年前,有个游客在他车里落了一本介绍泉州历史典故的书籍,他本就爱看书,闲暇翻了翻,记住了大部分。 赖姐也在一旁听得起劲,一下午没客,倒也不觉得闷。说起和游客的交集,赖姐也有话说。以前曾有厦门的游客提前定了26辆三轮车,来了一趟慢悠悠的古城吃喝游,她就是其中之一。“从钟楼直下,到中山路吃远芳包子和牛肉羹汤,逛打锡街、南俊路,再到开元寺,古城一圈下来,半天就收入100元,”赖姐眼里闪过几分即逝的自豪,“像这样的好事,10年就遇到过一回,要是能有更多的游客坐三轮车游古城就好了”。 曾尝试过转型旅游观光 赖姐的念想,泉州市交通服务公司早有过尝试。该公司洪经理称,上世纪90年代的元宵节,曾组织过用三轮车载着市民看花灯,2000年前后,相关部门也组织了一场环清源山游,由三轮车师傅载着游客游玩清源山,还一边给游客介绍风景。 看到三轮车作为市民交通工具正在被淘汰,泉州市交通服务公司曾考虑,将泉州市区的三轮车以旅游观光的形式保留一部分下来。他们曾到厦门、漳州等地考察交流,“厦门在取缔三轮车的同时,政府出台了很好的补偿政策;漳州也将一部分三轮车的车型进行规范升级,更适合上路行驶载客”。 2004年,该公司向旅游部门、文体部门和交通部门递交了一份申请报告。洪经理说,综合泉州很多旅游景点藏在大街小巷的特点,报告提出申请旅游观光三轮车,统一规范三轮车车型、统一采购,“这样不仅便于管理和乘坐舒适,三轮车安全性也提高,外观更美丽”。同时配合古城旅游,开辟三轮车旅游路线,由三轮车师傅载着游客,向他们介绍泉州古城景点,并在不影响交通畅通的地方设几个停靠点。“可惜并没有得到回复,之后我们也没有再争取了”。 洪经理的想法是,在泉州乘坐三轮车的对象主要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泉州人,以及外来游客,结合泉州古城的特点,他认为现在还是有市场需求的,如果改变经营理念,三轮车被以观光旅游的形式保留下来,可以重新雇用年轻人,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让他们学习泉州古城、泉州海丝起点知识,考核成功后再上路,“相信这样对泉州旅游发展会有重大意义的!” 人力三轮车的转型畅想 “由三轮车师傅为外来游客讲泉州历史文化是大好事,这是一个很好且颇有可行性的思路,关键要有专门的培训和提升!” 泉州师院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陈桂炳教授认为,由三轮车师傅为外来游客讲泉州历史文化是大好事,这是一个很好且颇有可行性的思路,可进一步提升与优化,例如由旅游部门介入进行一些短期速成培训等。他已研究泉州历史文化近40年,《泉州学概论》专著也于前年出版了,如有需要,只要时间允许,他可考虑为这些三轮车师傅讲一两次课。 “当然,泉州历史文化是不能乱讲的,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讲,要尊重历史而不能戏说历史,不能乱讲,不能媚俗,不能戏说,否则会让外地人看笑话。”陈桂炳说道。 “如果能对三轮车夫进行导游方面的辅导与上岗培训,对街巷狭窄的老城区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可以让自助游客体验泉州古城悠闲的慢生活,这种亲切的互动交流,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泉州乡土文化。”黎明大学外语外贸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王强,也认同三轮车转型古城旅游的建议。 人力三轮车对于古城旅游的作用,在西街经营客栈多年的老板洪经纬有切身的体会。“住在西街巷子里的游客,时常拎着行李,想去南门吃个石花膏四果汤,想去逛逛小巷,除了步行,就只有人力三轮车合适了”。 “泉州的三轮车是侧边骑行,我听过一些游客反馈,倒觉得这侧边骑行别有一番风味。但三轮车若要为发展旅游所用,除了统一培训、着装、车型以外,通过一定措施降低和统一收费标准也是必需的,也可考虑在热门景点设固定的三轮车停靠点,撑起服务水平”。 对此,泉州市旅游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目前泉州的三轮车比较混杂,无牌无照、私自改装拼凑拉人拉货比较混乱,这一群体对泉州古城的了解也是参差不齐,要加以利用就需要经过一番规范和培训,“如果三轮车确实可以助力泉州古城旅游,那么我们也会全力支持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