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徐锡思)今天认识一个新名词——1213行动计划。它的基本定义是这样的:“建设一批基地、建立两个平台、完善一个机制、实现三个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它来自泉州市办公室出台的《关于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1213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为贯彻国家和我省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泉州提出了不少具体要求。 标准化:为贯彻落实省政府“用三年时间实现规模生产基地全部按标生产”的要求,2016年泉州要创建126个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20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场、3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到2018年,全市创建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438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推广标准化养殖490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项目7个,建设8000亩水产养殖标准示范区,开展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推进1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信息化: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列入省级规范社名录的农民合作社等重点生产主体生产的农产品,将全部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监管。具体到今年,要完成60家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单位建设任务;完善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设,新增5家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企业。 黑名单:实施意见提出,试行财政扶持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对检出禁限用农药、兽药的生产者,一律列入“黑名单”,取消一切支持补助项目;检出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生产单位,暂停市级支持补助项目及评选资格,待复检合格后再考虑继续享受扶持政策。监测队伍也将加强。其中,涉农乡镇监管机构至少要配备2名监管人员,且其中必须有一名专职人员;确保县级每年完成1000个、乡镇每年完成300个检测任务;确保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在岗专职执法人员,均不少于5人。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