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区通过搭建平台出台政策—— 为人才创业提供沃土 核心提示 台商投资区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积极对外“采血”、为人才来台商区搭建平台和出台优惠政策的同时,也抓紧建立长效的人才造血机制,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上一期,本报从强化保障、搭建平台方面,介绍了台商区为人才扎根提供沃土的多项措施。本期,本报继续从打造品牌、出台措施等方面,重点介绍该区为人才成长提供温床的系列举措。 □本报记者 吴志勇 陈桂生 通讯员 林宇 打造品牌 推动人才提质升级 台商区依托派顿创业园、盛达孵化器、华光众创空间、中熙产业园等民营企业孵化器,打造“人才创业绿色通道”和“台湾青年创业基地”2个市级人才工作试点项目。目前2个试点共引入企业60家,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12家,投入创业基金800万元,吸纳高新技术人才210人,并与8所高校建立了合作机制。 台商区拥有一批技艺精湛的雕艺人才队伍。2015年12月,台商区举办泉台两岸雕艺人才技能竞赛暨雕艺研讨会、两岸雕艺研讨会,同来自台湾和泉州各县市区的雕艺人才同台献技、互相切磋,研讨木雕产业未来的发展。同时,积极开展赴台雕艺交流活动,举办两岸雕艺作品展,推动两岸雕艺文化产业交流。为吸引更多雕艺人才,台商区还通过建设区雕艺馆、打造张坂上塘雕艺街等措施,大力培育领军人才队伍,先后涌现国家级、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36人。 此外,台商区制定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逐年分批次组织企业家到国内名校参加总裁班培训,为推动全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出台措施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台商区落实扶持奖励政策,建立区领导挂钩重点民营企业、听取高层次人才意见直通车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遇到的困难。在落实人才奖励政策上,去年全区兑现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税后返还奖励22.18万元;同时推荐各类人才参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目前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比分别达40.5%和67.6%。 为优化人才服务措施,去年台商区建立人才特派员制度,向55家市、区人才工作重点服务单位选派人才工作兼职特派员17名,实现人才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依托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打造集政策咨询、人事代理、就职培训等16项服务为一体的人才服务体系;落实高级人才服务措施,收录国内各行业顶尖专家;经过积极对接和帮助创建,全区现有2个国家级研究院所、6个省级人才培养载体、16个市级技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