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田关女颤抖得需要人扶着手按手印签手续
核心提示:“你来帮我把手扶稳点,我还在抖。”昨日上午,68岁的贵州人田关女仍难以抑制悲伤,让亲人扶着她在《福建省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亲属签名栏上盖上手印。经过两天半的思想徘徊,田关女等6位龙胜英的至亲取得一致意见,将龙胜英的器官捐献出来,让她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续。
46岁的龙胜英来自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在南安打工10多年,19日晚上不幸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脑死亡,昨日成为南安首位女性人体器官捐献者。昨晚,她捐出的肝脏和2个肾脏被连夜送往福州,经过检查、分配后,将使3个人因她重获新生。
□本报记者 黄耿煌 文/图
龙胜英的器官捐献手术昨日进行,家属们与手术车一窗之隔。
艰难抉择 捐献意愿波动
3月19日晚上9点半左右,在南安溪美街道镇山工业区打工的龙胜英乘坐一辆摩托车往家赶,途经省新镇时,被另外一辆摩托车从后面撞上。两位司机伤势不重,龙胜英却头部受创,当场倒地昏迷。事发后,她被送到南安市医院紧急抢救,被诊断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不久,医院通知,龙胜英抢救无效脑死亡,仅能靠呼吸机短暂维持生命体征。
21日,从悲伤中缓过劲来的龙胜英亲属看到南安市医院ICU走廊墙上张贴的人体器官宣传海报,向医生咨询后,提出了捐赠意向。
“这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啊。”当日下午,龙胜英的母亲田关女从贵州老家赶到南安,听说家人的捐赠意向后,悲痛至极的她一时还无法接受,“我太累了,我先睡一觉,考虑一下。”
22日上午,尚处于悲痛中的龙胜英部分家人意见出现波动,他们不想破坏龙胜英的身体。龙家便遗憾地向南安市红十字会表示暂时不捐了。待命了一夜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车只好返回福州。
家属们最终决定捐出龙胜英的器官
去而复返 “对女儿最好的缅怀”
“会长你好,我们又想了想,还是要捐。捐了才是对她最好的缅怀。”22日下午,龙胜英的丈夫杨政权等人重新表达了捐赠的意愿。在龙胜英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杨英花看来,捐献能使母亲换另外一种方式活下去,还可以救活更多的人,对家人来说也是多一份念想。
昨日上午,龙胜英的父母、丈夫、子女等6位至亲全部来到南安市医院,凝重地在《福建省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名盖手印。“能不能在楼下签,不想上楼了。”田关女不忍在与女儿一墙之隔的ICU医生办公室里签捐献手续,在场之人无不动容。正当大家准备移步楼下时,在家人的劝说下,她改了主意,“算了,我这是在为女儿做好事,她不会怪我的。”在场的亲人和工作人员忍不住掉下眼泪。
昨日下午5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车抵达南安,6点,器官捐献手术开始。南安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陈振华介绍,龙胜英捐献了肝脏和2个肾脏。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生获取器官后立即将其送往福州,并连夜处理,经检查确定能用后,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配,如果确定良好,“可以救3个人”。
生命延续 全市捐献26例
已经从事人体器官捐献工作9年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罗芳说,每一例捐献对于家人来说都是一场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捐献的伟大,放弃捐献的可以理解。”她介绍,器官捐献必须人性化操作,作为协调员都是在家属表达意愿后才开始介入。“(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人员)一半是悲伤,一半是使命。”她说,家属捐献意愿波动是很常见的,作为协调员需要尽力去抚慰和劝解。
南安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陈振华介绍,自2003年以来,南安已有11人签署捐赠器官和遗体志愿书,从去年3月南安出现首例器官捐献后,目前已有5例,整个泉州为26例。根据数据显示,人体器官全国供需比为1∶30,“供需矛盾”突出。为了促进观念转变、鼓励捐献,福建省红十字会已开展“永生天使基金”人道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