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农历腊月廿六、廿七 ■民俗:割年肉、宰鸡、置办年货 ●龚勤勤 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主任 民谚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大人们里里外外忙开了,孩子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终于有肉吃啦!从前普通百姓家的日子过得清苦,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都盼着过年买肉回家解馋,改善生活。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这个风俗慢慢地有些淡化,人们一般选择方便的时间去置办鸡鸭鱼肉。但是泉州不少家庭还是保留着农历腊月廿七宰鸡或买鸡的习惯,因为“七”、“鸡”与“吉”三个字发音相近,大家喜欢图个吉利。更有意思的是,通常这一天置办的鸡中有一只公鸡,是准备“敬天公”,宰鸡时在这只鸡的屁股上留下三根鸡毛。 □早报记者 郭晓冰 年俗:做红烧肉求红火 宰只鸡图个吉利 腊月廿六还有句俗话叫做“二十六,炖大肉”,过去经济不发达,想吃肉就得等到过年过节,因此这个肉被称为“年肉”。“年肉”要做红烧肉,肉本身就有富裕之意,红烧肉更能代表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腊月廿七是宰鸡、买鸡的好日子,各种鱼虾、海蛎、海蛏等年货也在这一天陆续买齐了。各地乡村的大集市红火开办,各村百姓纷纷前往,挑挑拣拣,说说笑笑,你看看我买了什么,我问问你什么东西好,好不热闹,年味也越发浓了。 既然宰鸡、买鸡是为了图个吉利,那这个鸡的吃法就得有讲究。现在很多泉州家庭和以前一样,吃年夜饭时,鸡只吃一半,剩一半正月初一早上加到米粉汤里,做成新年第一餐,换个年年吉利的好兆头。 回忆:排队凭票买鱼肉 帮忙烧水拔鸡毛 我小时候过年可兴奋了,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和妈妈或奶奶一起去赶早集,拿着票排队买年货。快过年了,心里高兴,哪里会计较起个大早,恨不得天天都过年才好呢!那时候的心情正应了泉州一句老话:“孩子爱年兜(闽南语),大人乱糟糟。” 家里养鸡的这时开始宰鸡,孩子们都乐于搭把手。大人们一般习惯在院子里宰鸡,孩子们就屋里屋外一趟趟来回跑,帮大人烧水烫鸡毛。等到烫鸡毛的水变成温水,就可以动手拔鸡毛了。先徒手将长一点的毛拔下,再睁大眼睛,用小夹子夹那些又细又小、抓不住的鸡毛,工程量有点大,但孩子们乐在其中,很少抱怨。 有趣的是,腊月廿七准备的一只公鸡是用于过年“敬天公”的,这只鸡不仅必须是公鸡,还得在它的屁股上留三根鸡毛。孩子哪里分得清公鸡母鸡,就算大人交代了,有时拔得起劲,就把他们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这该怎么办?很简单,找三根干净、好看的鸡毛,照着鸡屁股上的毛孔再给插回去,大人也不责备,简单地念叨几句,有时还会夸孩子聪明。这样的年味,现在的孩子很少能体会到了。 |
- 2016-02-03泉州民俗专家解读:腊月廿五不讨债 穷人欢喜买年货
- 2016-02-02老泉州说年俗:腊月廿四竹竿绑红绳 筅尘扫晦气
- 2016-02-01老泉州人说年俗:腊月廿三过小年 祭灶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