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敏介绍莺歌陶瓷窑厂的几种类型 东南网12月1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驻台记者 陈丽娟 连线台北)在台湾,陶瓷有一个好听的代名词——莺歌。 这里的莺歌,是指新北市最南端的一个市辖区。莺歌陶瓷成为一个名词固定搭配,有一段不得不提的两岸记忆。 200多年前,泉州晋江磁灶的吴鞍落脚莺歌,见莺歌尖山附近所产黏土适合制陶,便开窑制造,开启了莺歌陶瓷业的时代。方圆18平方公里的莺歌,在最繁盛时拥有近千家陶瓷工厂,陶瓷商店、陶艺馆更是不计其数。 如今,莺歌陶瓷的坚守,加入了文创的力量。这里聚集着近800家陶瓷工厂和风格陶艺店,许多店家结合商品展示与陶艺教室,做出创意店面设计,整个莺歌宛如一座陶瓷艺术博物馆。 台湾的文创还反哺到大陆。2010年,德化县陆续与台湾陶瓷业界签订合作协议,希望借助台湾的文化创意理念,参考莺歌陶瓷文化镇的案例,整合德化区域内的陶瓷产业与创意文化、观光旅游产业,推动整个产区从“制造”到“创造”、从“工业瓷都”到“文化瓷都”的转变。 莺歌的一切,都有陶瓷刷存在感 莺歌距离台北约半小时火车的距离。 自文化路接连尖山埔路一带的陶瓷老街,上世纪90年代重新规划,改建为步行区,街道两旁都是陶瓷商店,各式各样的陶瓷产品,令人眼花缭乱。这里的建筑、街头的艺术品、吃饭的器皿甚至桌椅凳子,你所看到和接触的一切,似乎有陶瓷的印记。 陈文敏是莺歌陶瓷博物馆导览员。在博物馆工作5年的她,是土生土长的莺歌人,因母亲是陶工,她从小就和陶瓷打交道。她介绍,2000年,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莺歌建成台湾首座陶瓷博物馆。博物馆一共5层,占地1.2公顷,详细地介绍了台湾制陶的历史。陈文敏说,台湾制陶和城市的发展一样,都是由南往北。但在莺歌,因来自晋江的吴鞍带来了制陶的技术,这里声名大振。 莺歌陶瓷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可以进行各种互动和教学。去年,他们在博物馆开辟可以让市民触摸的陶瓷区域,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人感受陶瓷的美。陈文敏说,数年前,园区还开始推出驻村艺术计划,全世界的艺术家都可以申请来这里,博物馆提供一个创作空间,方便各地艺术家互相交流。 园区内还设有专门销售创意商品的文化商品概念商店,以及柴烧面包的窑,但也只有逢假日才出窑贩售窑烤面包。
蛇窑老烟囱周边环境杂乱,将被改造为文创园区 蛇窑老烟囱,不久会有大动作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兴起,莺歌陶瓷通过开发文创,成功地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杰作陶瓷董事长许元国,祖籍是安溪湖头镇的。61岁的他是家族陶瓷厂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家的陶瓷厂在莺歌已有百年的历史,现在公司马路对面的那根莺歌仅存的蛇窑烟囱,就是他们家族的。可因为许元国的父亲早逝,工厂还转租给别人,家族产业曾中断过很长一段时间。主修心理学的许元国,从事过很多工作,40岁时还读了民俗艺术。25年前,他重拾家族产业,创立杰作陶瓷。和老一辈不同的是,许元国一直提倡“台湾印象与中华文化之融合”的创作理念,公司的产业也主打文创。 最令许元国满意的是以天灯为概念的陶瓷杯,这个概念始于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许元国回忆,当时构思一个能代表台湾的造型,他脑中就蹦出“放天灯”这个传统民间习俗,它同时带有祈求平安的意思。这个“天灯杯”果然让不少人惊艳。 许元国认为,这是未来台湾陶瓷业的一个机遇,大陆的陶瓷技术很多都已经炉火纯青,台湾的文创产业崛起,更要格外重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价值。 许元国的儿子许恕雄原本在科技公司上班,今年3月回到家族企业,开始接手营销业务。作为年轻人的他,希望打造更不一样的台湾陶瓷。他说,原本家族留下的那根蛇窑烟囱,是莺歌的一个象征。他们目前已和一个企业在对接,希望借由这根老烟囱,将附近区域打造为文化创意园区,传承莺歌陶瓷的美。 文创的互动,看看德化的尝试 莺歌陶瓷,其实也经历过没落。 陈文敏说,莺歌一开始做得比较多的是日用陶瓷,但因大陆的师傅返回大陆,造成窑场人力短缺,莺歌陶瓷开始机械化,后慢慢往工业陶瓷发展。直到2000年,莺歌陶瓷才转型开始做文化观光。 值得一提的是,在厂商们注重产品研发设计的同时,声名在外的莺歌陶艺家绝不会因为作品好卖就成批地制造生产,使之变成俗气的“行货”,而总是依据灵感精工细作“独一个”,坚持宁缺毋滥,将品质声誉视若生命用心维护。 同时,为了延续发展陶瓷产业,莺歌还积极参与国际陶瓷博览会、举办陶瓷嘉年华活动,并成立陶艺学校,强调师徒传承,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莺歌的创意还反哺到大陆。近年来,德化陶瓷与台湾陶瓷的对话尤为频繁。2006年,海峡两岸提出德化瓷瓶装金门高粱酒的合作构想。次年,德化县在金门成功举办陶瓷展售会,两地商会签下了德化陶瓷制品代销协议书。2008年,德化白瓷鉴赏巡回展在台北举行,这是德化白瓷第一次到台湾本岛展出,德化当代陶瓷艺术家的400多件作品引起轰动。2010年,德化县陆续与台湾陶瓷业界签订合作协议。 “陶瓷的美,一定要多接受外面的新鲜事物,激发更多的创意,才能实现永续的发展。”许元国说,两岸良性的互动,对促进两地陶瓷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也期待着,未来这样的互动,会越来越多。 □走读台湾 台湾陶瓷 陶器在明清时期由汉人开始发展,1624年荷兰人入治台湾,为了在台南兴建城堡与教堂,从大陆雇佣工匠,制造石灰砖瓦,是台湾制作砖瓦之始。 1796年,中部的南投开始制造带釉陶器。1804年,莺歌开始发展陶业,大约到道光年间,台湾的制陶业比较普及。 1962年,莺歌陶瓷出现在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上,此后,莺歌开始大量外销卫浴瓷器和面砖,成为当之无愧的“台湾瓷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