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颐和医院东向急诊入口效果图
伴随泉州颐和医院项目落定,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地加快建设,泉州台商投资区智慧医疗健康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过去五年,泉州台商投资区展现从新生到快速成长的蓬勃态势。围绕“走前列 争一流 全力打造台商投资区新形象”的奋斗目标,台商区全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城市建设典范”、“体制创新样板”,实现设区组建与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经济建设与民生保障协调发展。
筑巢引得凤来栖,高规格、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台商区,引来了台湾海峡两岸医事交流协会等海内外投资的注目。更高起点谋求新跨越,此次产业基金的设立只是台商区多项工作中的一环,台商区将继续主动融入泉州市环湾城区发展大局,先行先试,保持“5+1”、“白加黑”的干劲,推进城市化建设,加快产业发展,突出对台招商、完善民生体系,全面推动台商投资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台商新区。
□本报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吴志勇
医疗健康产业基金10亿元已通过批准
为进一步推动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泉州台商投资区与福建海峡银行泉州分行开展产业基金合作。目前,泉州台商投资区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基金10亿元已通过海峡银行总行批准。同时,已成立运作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的合伙企业——泉州台商投资区智慧海峡医疗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该合伙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
基金用于社会办医专项补助,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通过项目建设资金补助、一次性开办补助、床位运营补贴等形式,支持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
新设医疗养老机构 可享政策优惠
在保障资金来源的同时,台商区加强平台建设,规划设立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地,提出相应的基地入驻政策,释放政策红利,促进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新设综合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
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
新设综合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在用地方面可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
税收方面,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对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条件的,自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自产自用制剂免征增值税,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融资方面,支持社会办医积极探索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发展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贷款,可享受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
医院经营管理方面,人才职称评定、聘任以及科研立项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并取消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准入时限。
新建的制药或耗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入驻标准厂房享受最高半年免租
新建的制药或耗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入驻,土地方面,按工业用地性质提供土地,并可入驻区标准厂房,可享受3—6个月的免租优惠期。
税收方面,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按15%税率征收。
融资方面,台资中心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获保费50%的补助。
新建的养老机构
优先保障养老用地指标
新建的养老机构,土地方面,优先保障养老用地指标,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符合相关要求可参照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用地政策。
税费优惠方面,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按规定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提供的养老服务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卫生事业加快提升 医疗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在更广层面,台商区卫生事业各个项目领域的不断发展,将与泉州颐和医院、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地形成良性互动。
自新区成立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随着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形成及完善,全区的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群众的看病难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据统计,2015年台商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9家,包含了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区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门诊部、个体诊所以及村卫生所。在此基础上台商区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区医院三级医疗网络体系建设,使各医疗机构整体服务环境、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得到提升,满足全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随着颐和医院落户新区,台商投资区正努力践行该区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除了继续抓好全区现有2家民营医院提质优化建设之外,台商区将加强对台交流合作,通过引入台湾精英医护人员和先进管理经验模式,以及高端医疗产业项目,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从而补充和改善区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资金和医疗设施的不足,推动当地民生及经济的发展,更好地解决“看病难、求医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践行多元办医的理念。
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台商区加快区医院综合住院大楼的建设。据了解,作为建区以来卫生重点建设项目,该大楼主体共12层,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政府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目前正在进行净化手术室建设,预计2016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新增病床350张,为区医院创建二甲综合医院提供必要的业务用房。近年来,台商投资区进一步完善医疗设施,在该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并落实好乡镇卫生院提升工程,完善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将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中医药服务提升等项目经费列入卫生专项经费预算。
有了好的基础设施,还要有好的人才培养。建区以来,通过招聘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毕业生、委托泉州医高专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生、考核聘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外人员等方式不断充实卫生人才队伍,同时,通过转岗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返聘中高级职称退休医生、选派卫生人才到上级医院进修跟班等方式,逐步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多措并举拓展人才培养引进工作。近期,台商区正在积极探索组建区医院——市第一医院医疗联合体,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由三级医院通过派出专家团队、派驻院领导挂职等管理形式,帮助区医院建立专业管理平台,培养管理团队、医疗人才,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由此破解区医院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难题,实现双向转诊和资源共享。
同时,为满足基层群众面对突发事件的医疗需求,台商区加快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设区医院、东园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医院三家急救网络站点,将急救中心挂靠区医院,通过将区域内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120”信号全部接入市区管理,纳入市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进一步规范院前急救医疗网络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