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雕翁创作“南音”组作 深情展示“海丝”文化底蕴 郑成昆老师创作的《古乐音声,历史传承》5件作品中已完成的4件 近日,记者来到中国雕刻设计专家郑成昆老师的雕刻工作室,他以南音为题材新创作的一套木雕作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介绍,这套作品共有五件,目前已创作了四件,四位身着民国服饰的少女分别持琵琶、三弦、洞箫、拍板合奏南音,动作优美,神情专注,衣饰飘逸。作品将南音和木雕两种悠久的泉州特色文化融合到一起,展示出深厚的“海丝”文化底蕴。 一丝不苟 创作“南音”题材作品 “当前,泉州作为古代‘海丝’起点城市,正在大力宣传‘海丝’文化,两个多月前我就思考创作这一题材的作品。”郑老师介绍说,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早在2006年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同样历史悠久的传统木雕来表现南音题材,是两种闽南特色文化的融合,所以选择了南音这个题材。 郑老师查找了很多南音的资料,在电视上看南音节目,还到现场去看南音表演,此外还找了一些南音演奏的图片和南音乐器实物。为了表达民国时期的南音演奏,还研究了民国早期的华丽服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后,他结合南音表演时的动作、表情、姿态先画草图,再进行泥塑造型,接下来用进口的玫瑰木雕刻。因为玫瑰木的纹路比较少,便于表现少女皮肤的光洁和衣饰的光鲜。雕刻成型后,再进行细致的修饰,反复推敲,注重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姿态。每个制作步骤都非常严谨,做到一丝不苟。 据郑成昆介绍,这套闽南地方特色题材的木雕作品命名《古乐音声,历史传承》,以闽南盛行的南音演奏为原型,五位青春少女手拿不同南音乐器在舞台上合奏,通过细腻的雕刻,着重表现她们形体优美,动作生动,表情丰富可爱,“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使得作品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郑老师说:“这套作品融合了南音和木雕两项‘非遗’项目,代表着闽南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宣传的重要内容。” 不离乡愁 钟情泉州传统文化 郑成昆老师家在泉州台商区洛阳镇白沙村,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刻设计专家、国家高级技师考评员。郑老师出生于1935年,从小就爱好雕塑。1960年,他在福建省轻工业厅干部学校雕塑专业学习,1963年到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73年被推荐至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76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重回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任副教授,并担任雕塑系主任,1987年被评为福建省雕刻专家。 50多年来,郑老师潜心研究雕刻艺术,他创作的雕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展,被许多国内外收藏家收藏。早在1979年,他创作的木雕作品《前沿女民兵》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并发表在当年的《人民画报》上,惊艳全国雕塑界。 上世纪60年代起,郑老师就一直孜孜不倦耕耘于教育战线,从师50多年来,桃李满天下,培养的雕塑人才不计其数,尤其为家乡的惠安雕艺产业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郑老师回到家乡,继续发挥所长,长期在多家雕艺企业担任艺术顾问,指导企业雕艺设计和制作,很多地方都有郑老的经典之作。2002年,他又接受泉州华光学院聘请,任教艺术设计至今。 如今虽年逾八旬,郑老师依然精神饱满,除了每周二去华光学院上课以外,其余时间都在自家工作室里搞创作,创作欲望很强。近年来,他结合泉州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审美观念,创作了不少闽南特色的雕艺作品,诸如惠安女、泉州媒婆、弘一法师等,无不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记者 陈桂生 文/图) |
- 2015-11-11木雕技艺的“90后”非遗传承人
- 2015-11-01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参加文博会展 大赞泉州木雕
- 2015-06-03电音三太子 地道泉州造
- 2015-03-19打造庄严佛雕世界 记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黄志亮
- 2015-01-26卢思立:专业人才培养是复兴和传承泉州传统工艺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