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医生医疗援非,在艾滋病高发的博茨瓦纳工作三年
面对死亡 非洲人的平静让他震撼
许天文为非洲患者诊治
□早报记者 麦彬彬(图片由许天文提供)
“到非洲,我付出的是医疗外援,收获的是心灵外援。”
许天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一名医生,八年前,他自告奋勇申请援外医疗,前往非洲。那里,艾滋病肆虐,许天文每天都要接诊十来个晚期艾滋病人。
慢条斯理的生活、不温不火的患者、触目惊心的溃烂、静谧安详的死亡……This is Africa(这就是非洲)。非洲的一切与中国太不一样了,差异撞击着许天文。
医疗援非三年 离开时儿子仅两岁
2008年12月9日,在厦门国际机场登机口,许天文他蹲下身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刚过完两周岁生日的儿子:“宝贝乖,要听妈妈的话。”然后拎起行李包,转身走进安检。望着许天文的背影,妻子紧紧抱住年幼的儿子,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为什么要去非洲?在她的印象里,那是一个混乱、贫穷、充斥着疾病的地方。
2007年11月6日,许天文到福建省卫生厅外事处国际交流中心培训基地报到,成为福建省第十二批援博茨瓦纳预备队员中的一员,接受为期一年的援外培训后他将奔赴博茨瓦纳医疗援外三年。“医疗是内涵和手段,援外是外延和目的,而医疗援外更是一名医生的神圣使命。”
然而,身为一位父亲,许天文竟觉得自己有些不合格。“孩子出生到他五岁,有三年我是失职的。”非洲援外三年,每年的中秋节,许天文总会打开电脑跟远在家乡泉州的妻儿视频,在互联网里实现一家人的团圆。
看着视频里的儿子越长越大,一次比一次机灵,许天文是欣喜的,然而小孩子似乎不喜欢对着电脑看爸爸,好几次他抱着妈妈在电脑前又哭又闹,喊着要爸爸抱。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许天文总会板着一张脸,呵斥道:“你再不听话,爸爸就不回去了。”有那么一次,儿子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窝在妈妈的怀里不再说话,许天文沉默了。
“那是我在非洲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距离回国还有85天,电脑另一边的儿子哭成泪人,看得我很难受,但我却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我想等孩子长大了,如果他知道他的爸爸曾经深入非洲治疗病人,他会以这样的父亲为豪。”对许天文而言,到非洲援助更是一位父亲言传身教、留给孩子的一份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