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代技术运用到传统戏的舞台上,增强表现力;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交相辉映;外国经典剧目也借鉴
新戏《郑成功》的编剧将郑成功一生完成的两件大事“反清复明”和“收复台湾”串联起来
核心提示
近日,由南安市高甲戏剧团编排的新戏《郑成功》在泉州高甲剧团剧场举行首演,让不少人耳目一新。据介绍,该剧在剧本编写、舞台表现、音乐使用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尝试。
泉州号称“戏窝子”,这几年,泉州的传统戏剧突破常规,尝试创新,外国经典剧目被演绎、西洋乐器被搬上舞台、传统戏被拍成3D电影。本期“创意”,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传统戏剧的变化。
□本报记者 谢伟端/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木偶戏《赵氏孤儿》通过舞台灯光变换,使舞台表现更有张力。
编剧
串联郑成功一生两件大事
在戏剧界流行一句话,“郑成功难成功”,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张芳颂团长说,歌颂郑成功的电影、电视、戏剧很多,但成功的却很少。这主要因为郑成功一生做的两件大事“收复台湾”和“反清复明”,很难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如果只表现两者的其中之一,人物却显得单薄。地方戏剧,受演员、舞台等方面的限制,更是很难表现郑成功。“打个比方,高甲戏的演员里没有荷兰人,找一般演员代替又不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海战场面,在舞台上也很难体现。”
此次编排的新戏《郑成功》,将郑成功完成的两件大事巧妙结合。“嘉定三屠魂未定,扬州十日又血腥……”哀婉的女声唱起了幕后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面临着国破家亡,福州城内的文人只知愤慨,反而是义妓如花愿意卖身筹钱抗清。当时还是一介书生的郑成功为她的义举所感动,将二十万两银子交于她,资助抗清义军。回到家中,郑成功却发现父亲郑芝龙有降清意图,父子发生激烈冲突,郑成功愤而出走。降清之后,郑芝龙被杀害,郑成功的母亲不堪凌辱自尽而亡。面对国仇家恨,郑成功选择弃笔从戎,举起抗清大旗……最后一幕“焚青衣”,接过父亲兵权的郑成功完成了从书生到英雄的转变,走上收复台湾之路。“两件大事之所以能结合好,关键在于一个字‘情’。”张芳颂说,以前歌颂郑成功的作品,郑成功都是一副高、大、上的形象,此次剧本将郑成功请下神坛,将他还原成一个有七情六欲的热血青年。
西方经典《美女与野兽》被搬上高甲戏舞台
记者了解到,除了高甲戏《郑成功》之外,泉州其他戏剧在内容编排方面也做了许多创新尝试。泉州木偶剧团建团60多年,表演的多为古代故事剧、历史剧和宗教民俗剧,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体现现代生活的时代剧、儿童剧甚至科幻剧被创作出来。而此前捧走第十四届“文华奖”多个奖项的《赵氏孤儿》,更是该剧团编排的首场悲剧。木偶版《赵氏孤儿》在改编中强化了忠诚正义的核心价值,并认为:“任何轻薄古人或将其剧中的忠义之士猥琐化、粗鄙化的‘创新’之举,非但无功,甚或有罪。”因而在木偶版改编中,充分塑造了庄姬、卜凤、韩厥、公孙杵臼、程婴、程妻等为正义而前赴后继、舍身赴难的感人形象,以悲剧的震撼来强化仁义的崇高。而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则用闽南语台词和唱腔演绎西方经典《美女与野兽》。
高甲戏《连升三级》有望拍成3D电影
表现
运用现代技术让舞台表现更有张力
如何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示郑成功的形象?新戏《郑成功》应用了电脑灯等现代技术,在表现手法上更是颠覆了传统。张芳颂介绍说,传统戏在描写清兵杀戮中原汉民的场景时,往往是舞台上出现一些难民,清兵在后面追杀;新戏却是让演员在舞台上摆出几个清兵杀戮百姓的固定造型,将电脑灯集中照射在这些造型身上,艺术表现力更强。传统戏描述郑成功的母亲从日本坐船来中国的场景,一般是一名丫鬟陪伴郑夫人,旁边有个人扮演水手划桨;此次舞台却使用了有轨的幕布,郑夫人踏浪而来。而在描述郑夫人被清兵侮辱,自杀后,郑成功怀抱母亲时,更是用现代技术营造了浪涛声、雪花和樱花飘飘的景象。
舞台的空灵为灯光艺术的自由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剧情的演绎中尽情渲染,营造符合剧情需要的良好舞台氛围,木偶版《赵氏孤儿》通过一道道不同的光色表现特殊用意。如:在剧情演绎中,反复投射在屠岸贾身上的白色灯光,不断强化出该人物冷血无情的邪恶本质;在庄姬托孤时,程婴的出现,舞台面光的渐开,顿时让人感到在山穷水尽的无望氛围中看到了希望。随后屠岸贾带兵火烧驸马府,由橙红转火红色的灯光夹着喷放的烟雾,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屠氏极力赶尽杀绝的嚣张气焰与狠毒的丑恶心境,同时也为程婴救孤的艰难与惊险做了有力的铺垫;当公孙杵臼舍身救孤时,灯光、音响配合默契,舞台瞬间雷雨交加,一束强烈的光束投向公孙杵臼,强有力地烘托出忠义之士舍生取义的感人形象;此外,又如用光色营造的幽暗深邃的密室,用紫外线灯制造刀剑交锋的场面,用变幻的灯光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心理,用强光划分不同的表演区域,用追光集中观众的视线与突出人物的形象等等。
泉州还有更大胆的尝试。“今年我们将把经典剧目《连升三级》拍成数字电影或3D电影。”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何杰说,2014年经典剧目《连升三级》在上海交流时引起轰动,颇多戏迷期盼将其搬上荧幕,今年团里将邀请导演将其拍成数字电影或3D电影。
新戏《郑成功》的舞台表现融入部分西方元素
音乐
糅合传统乐器和西洋乐器
新戏《郑成功》在音乐的使用上也作了尝试。张芳颂团长介绍说,高甲戏传统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新戏《郑成功》则增加了二胡、提琴、音乐合成器等,并在“我爱我的台湾”等场景上使用,“在高甲戏舞台上听到民歌版的‘我爱我的台湾’,就知道这场戏是讲与台湾有关的故事。”
而木偶版《赵氏孤儿》的演出之所以达到以情感人的美妙境地,音乐可谓功不可没。该剧乐器配置做到兼收并蓄,以本剧种传统乐器为主,兼收西洋乐器为辅,在突出本剧种音乐特色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加强木偶音乐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赵氏孤儿》演出中,观众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泉州提线木偶传统音乐唱腔“傀儡调”风格独具的艺术魅力。其唱腔曲牌紧密依附在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表演中,创造出适宜剧情演绎的戏剧氛围,或庄重严肃,或威武豪迈,或粗犷刚烈,或悲怆沉郁等等。在乐队中,主乐器唢呐“吞吐浮沉、喜怒哀乐”,曲尽其妙;而在南鼓演奏中,脚与手的动作配合不断控制着鼓音的强与弱、徐与疾、收与放,做到轻重缓急、丰富多变,打出戏剧的节奏、氛围、特色,从而达到完美的音响境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志杰对音乐的总体评价:“传统音乐也要吸收新的音乐养分来丰富自己,这在《赵》剧中尤为明显,主题音乐、多声部织体、和声、复调等创作手法都已运用,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丰富了表现技法,使本剧的风格更浓郁,艺术欣赏性更强,从而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而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绎的西方经典《美女与野兽》开场部分,南音中使用的“四宝”(钱鼓、钱棍、响盏、竹板),破天荒地遭遇RAP风格,也就是原本流行于国外的“说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