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丈夫 照顾卧床爱妻18年 1987年,郑宗伟结婚了,妻子陈瑞芬原是福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护士,后在泉州市卫生学校任教。生下女儿后,一家更是其乐融融。 但此后郑家竟屡遭坎坷,多名亲人患病。1994年,郑宗伟父亲积劳成疾,患上胃癌并溘然长逝。 1996年10月,陈瑞芬被查出脑里有星型胶质细胞瘤(即恶性脑瘤),在左脑部位进行手术,由于神经受损导致右肢瘫痪。 妻子的病时断时续,多次做过电疗与化疗。每次入院,他都陪伴在身边,昼夜护理。女儿当时仅10来岁,母亲身体不好,自顾不暇,护理妻子的重担落在他身上,妻子右手右脚瘫痪,生活只能半自理,郑宗伟每天把三餐煮好,端到她面前,妻子还可以慢慢食用。大小便却需人帮,每日半夜要扶她下床,上洗手间。 客厅、卧室成为妻子仅有的活动空间。郑宗伟还要上班,无法时时陪伴在身边。妻子行动不便,他便在床头与天花板上绑了一根绳子,方便她上床躺下或起床。 就这样,他陪伴她走过风风雨雨18年。 孝顺儿 用心服侍八旬患癌慈母 2008年,妻子再次病发住院手术。 2009年年底,母亲又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当时,母亲已80岁高龄,还有心脏病、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此时,妻子的病还在治疗中,婆媳二人同时入院治疗。这下苦了郑宗伟,他一会儿到母亲病房,一会儿到妻子病房,一会儿为母亲取药问医,一会儿又为爱妻举匙喂食。医院体谅他的苦衷,破例允许婆媳同住一间病房,解决了他两边跑的麻烦。 母亲每年住院三四次,双腿僵化无力,无法行走,郑宗伟都守护在侧,无微不至地照顾,帮助老人拿药、喂饭,还要洗脸洗脚。他成了母亲的手,母亲的脚。 “婆媳同时住院这一个多月,是我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候。”如今,回忆起几年前的那段日子,郑宗伟承认当时相当苦。但他不想让在福州上医科大学的女儿担惊受怕影响学习,一直瞒着孩子,独自扛了过来。 如今,85岁的母亲虽然还长期用药,行走依然不便,但她气色不错。她告诉记者,由于心脏不大好,她每天要吸氧两个小时。郑宗伟为方便母亲吸氧,专门买了一台氧气机给老人备着。 好医生 义诊18年服务患者 苦难没有使郑宗伟哀怨气馁,反而磨炼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意志。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我得感谢亲朋的帮助和关心。”郑宗伟说,妻子患病至今,单医疗费就花掉100多万元,这笔开支,对他来说沉甸甸的。幸运的是,亲人和朋友伸出援手,让他一直感恩铭记在心。 1997年,一批退休老医生自发组成了泉州市基督教义诊队,为社会人士免费诊病。由于义诊队长期在外奔走,医生大多年事已高,出行很不方便,当时,郑宗伟既是校医,还会开车,因此,在妻子病情稳定后,他便积极参加义诊活动。 郑宗伟在义诊队勤快肯干,除了参与义诊队的内科诊病外,还被推举兼任义诊队的会计和义诊车驾驶员,负责联络、后勤和其他事务性工作。义诊队既是一个科室齐全的流动小医院,也是一支远近闻名的慈善组织队伍,常年向缺医少药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群众提供义诊服务,至今累计诊治病人1.6万人次。 “虽然我已经50多岁了,但在义诊队还算年轻,看到一起同行的这些知名老医生还坚持在一线服务,默默奉献,我更应该尽量多做一些事。”郑宗伟说。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久行善。”泉州市基督教协会会长、义诊队队牧林敦琦牧师说,他是郑宗伟的朋友,这些年来目睹了郑宗伟的感人事迹,他撰文指出,“虽然宗伟处境维艰,却始终固守伦理道德,服侍多个重病亲人,十余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无怨无悔,其事迹催人泪下,其大爱无痕的精神令人感动!” |
- 2015-01-28泉港孝子郑瑞荣提前6年退休 只身返乡照顾父亲14载
- 2014-09-26泉港92岁小脚阿婆爱漂亮 贴心儿媳每天帮她梳头
- 2014-08-27洛阳镇曾瑞云带着残疾养母出嫁 精心照料二十余载
- 2014-08-20不忘抚育恩情 洛阳镇汪向阳上演“大难有孝孙”
- 2014-08-07五年悉心服侍卧床婆婆 潘美香贤能铸就外来孝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