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江—鹿港对渡:那一段帆影交织的黄金岁月
沧海桑田:续谱对渡文化新曲 站在日茂行遗址前,似乎还能感受到当时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1895年,清政府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蚶江与鹿港的对渡基本停止,两地间传统的海上贸易也走入历史。 中山路153号的“郑兴珍饼铺”是一家百年老店,店内的凤眼糕口碑上佳。第一代创始人郑槌是泉州渔民之子,1887年只身渡海来到鹿港卖糕饼。“鹿港蚶江虽然没有了海上贸易,可是旅游又在两岸间架起了另一座‘桥梁’,这不也是一种‘对渡’吗?”第三代传人郑人寿说,这两年来鹿港旅游的陆客越来越多,店里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近年来,鹿港与蚶江、泉州在经贸、文化、农渔业、宗教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算是新时期的‘对渡曲’。”洪一平介绍,彰化区渔会组织的交流团刚刚从福州参加鱼博会归来,主要是推介乌鱼子、鱼松等海产品,效果不错。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鹿港的养鳗人陆续到福建养鳗鱼、卖鳗苗,同时也把先进的养鳗技术、经验带到福建。 在鹿港老街深处的王氏祖厝,年逾古稀的王康寿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木柜,里面满满都是族谱。“这些族谱,见证了蚶江与鹿港对渡的历史,里面涵盖了鹿港蔡、吴、王、林、施等十余个姓氏。”王康寿说,早在2009年,鹿港就与石狮市博物馆等机构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包括举办闽台关系族谱联展、蚶江鹿港对渡谱牒文献展等。从2010年开始,除了每年鹿港参访团去蚶江参加“闽台对渡文化节”外,石狮也会组织人员到鹿港参加庆端午活动,两地交流频繁。 鹿港人喜奉祀。如今的鹿港小城有60多座宫庙,所供神灵从关公、城隍到送子观音,应有尽有。信徒最多的当属妈祖,香火最旺的也是妈祖庙。鹿港天后宫里供奉着来自湄洲祖庙的神像。如今,闽台民间宫庙交流热络,这些分炉每年都会组团回福建祖庙进香谒祖。 “这是一段不能忘记的对渡记忆。”彰化县文化资产学会理事长陈仕贤说,蚶江鹿港传统的对渡贸易虽然成为历史,但它在两地间播下的血脉和文化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走出日茂行,漫步在埔头、瑶林、大有这三条古街,两边的旧式店铺似乎在述说着它们昔日的繁华;文开书院、十宜楼、文祠、武庙等遗存,依旧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隐匿于鹿港老街的手工艺店里,“鹿港师傅”们还在用古法制作木器、竹器、锡器、木雕和灯笼……一如200多年前他们来自泉州的先人。 |
- 2014-06-03第八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石狮开幕
- 2014-06-03泉州各地端午民俗活动:千人泼水 龙舟竞渡
- 2014-06-03第八届闽台对渡节石狮举行 20项民俗活动乐翻天
- 2013-06-12传承数百年对渡文化 第七届闽台对渡文化节举行
- 2013-06-10蚶江泼水节期间 5部1路车临时增援“蚶江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