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整合教育救助资源 让每个贫困学生得到帮助
泉港整合教育救助资源“精准助学” 泉港区当地历来重视教育,古有“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之称。在泉港,有区财政设立的松柏助学计划、民政局(慈善总会)的慈善助学、计生局的纯女户助学,还有商会的“海西春雨”助学,总工会的金秋助学、残联的贫困残疾学生助学、关工委的爱心助学等。如何统筹安排这些助学基金,让每一个真正困难的学生都得到合适的帮助? 泉港今年出台教育救助工作实施方案,首次整合教育救助资源,以“政府主导,城乡统筹,依法救助,规范管理”为原则,分特困型、致困型、长困型、暂困型等4大种类实施“精准助学”,采取政府与社会定期奖学助学的方式对泉港困难学子加以救助。“把所有教育救助资源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尽最大的可能避免重复资助现象的发生,既保障了那些特别、特殊困难家庭子女上得起学,又避免救助不到位的遗憾发生。”泉港区民政局救灾救助股负责人陈鹏飞说。 根据方案,泉港将救助对象分为孤儿、单亲、低保户、农村特困计生女儿户等特困型,困难职工、革命烈士、残疾家庭、因病因灾等致困型,下岗家庭、农村无业家庭、低保边缘户等长困型,及征迁、外来务工或其他原因致使家庭一时困难的暂困型,依据四种救助类型的致困程度进行差异化救助。以松柏助学计划为例,泉港区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元,用于各个学龄段低保家庭学生就学救助;其中,大学救助方面按救助对象类型分为三等,一等属于救助对象“特困型、致困型”的,每生每学年可获5000元资助;二等属于救助对象“长困型”的,每生每学年可获3000元资助;三等属于“暂困型”的,每生每学年给予资助2000元,而且把资助范围扩大到在泉港工作三年以上的外来务工子女,保障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 新的教育救助机制不仅实现了差异化救助,统筹教育救助资源,分门别类进行救助,更重要的是做到了避免重复救助,让救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起来。“因救助主管部门和助学条件门槛不同,8种教育救助资源救助对象也存在差异。我们对教育救助资源的统筹,能更好地实现对受助学生的动态管理,随受助学生的自身和家庭情况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救助。”陈鹏飞介绍说。 家住峰尾镇郭厝村的郭佳景就是泉港区新的教育救助方案受益者。这位福建农林大学学子,在该区教育局的松柏助学帮助下,顺利完成大学前两年的学业,眼看步入大学三年级,按照松柏助学计划的规定,郭佳景今年将失去教育救助资格,而家里患病的父亲看病花销占据家里全面的经济支出,因困辍学的可能让郭佳景很是苦恼。“在区、镇、村干部的牵线搭桥下,我申请到金秋助学,解了燃眉之急。”新的教育救助机制让郭佳景的“象牙塔”梦得以坚持下去。 和郭佳景一样情况的不在少数,泉港“精准助学”的做法让更多的泉港学子能受到持续、稳定的捐助。“连续三年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更安心学习。”家住峰尾镇上楼村的林淑燕如是说。在该区统战、工商联等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每年暑假,广东泉港经济文化促进会成员都会回乡为她送来“及时雨”。这三年里,爱心人士对林淑燕不仅有物质上的资助,更多的是对她的精神关怀。“他们给我带来的不仅只有温暖,和商会成功人士沟通,让我能更从容地成长走向社会。”林淑燕说。 (张文璟 庄子瑜 庄国辉 钟振声) |
- 2014-08-28泉港纺织鞋服、粮油食品加工“百亿”产业框架初显
- 2014-08-27泉港举行锦绣广场文化节 乡土文艺夏日大餐
- 2014-08-22乡土文艺夏日大餐 泉港区锦绣广场文化节热闹开演
- 2014-08-21是石化新城也是“长寿之乡” 泉港区的环保命题
- 2014-08-20泉港重拳打击犯罪 多管齐下撑起“平安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