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20名市民体验环卫工作:拿起扫把才能体会

qz.fjsen.com 2014-08-28 15:10:40 陈斯红 夏鹏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20名市民报名参与体验环卫工作,感慨万分——

“只有拿起扫把,你才能深刻体会”

环卫工把垃圾倒入收集箱,味道刺鼻,有的市民捂住鼻子

东南网8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斯红 见习记者 夏鹏程 文/图)你知道垃圾收集后,都去哪儿了吗?本报联合泉州市环卫处征集市民体验环卫工作(详见本报近日相关报道)。昨日,20多名市民动手清扫马路、垃圾场通水管、参观垃圾转运站、中转站、填埋场等地,亲身体验垃圾从产生到最后处理的全过程。半天劳作,市民纷纷感慨。市民林里楠感叹:扫把虽然不重,但你只有拿起来扫一段,才能深刻体会。天气这么热,很多人在太阳下站一站都受不了,更别提还要清扫马路。

烈日下站一站就受不了

别提还要清扫马路

昨日上午7点30分许,20多位市民穿着橙黄色马甲,来到环卫体验的第一站——泉州市区温秀街。环卫工老张此刻正拿着大扫把,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做环卫工16年,每天凌晨4点多就出门。16年来,基本没有机会睡懒觉。泉州环卫处办公室主任荆慧表示,为让市民们有所体验,老张今天特意晚点才开始清扫。平时8点前,路段就必须打扫干净了。

本报老读者林里楠,第一个拿起扫把,熟门熟路地打扫落叶尘土,其他市民也陆续动手。清扫的路段不足100米,但在烈日下,市民不一会儿就已经满头是汗了。“他们一天工作这么长时间,劳动强度很大。”林里楠感慨地说,扫把虽然不重,但你只有拿起来扫一段,才能深刻体会。天气这么热,很多人在太阳下站一站都受不了,更别提还要清扫马路。

林里楠拿起扫把,配合老张扫落叶

臭得市民受不了

而这就是环卫工的日常

跟随垃圾车,志愿者来到温秀街垃圾清运的第一站——泉秀垃圾中转站。在泉州中心市区,共有30座小型垃圾中转站。街道、社区的垃圾,通过环卫工人清扫后,先运到中转站压缩处理,再运至城东、北峰两座大型垃圾转运站,最后再外运至垃圾焚烧厂焚烧。

一进入中转站,市民们不禁捂住口鼻。环卫处工作人员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口罩,分发给大家。“第一次来,味道臭,有点受不了。”而中转站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这样的气味中工作。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垃圾在这里集中处理,即便每天清洗几次,身上依然还有臭味。

在垃圾中转站工作,除了机器压缩、清运垃圾,工作人员每天还得清理场地、疏通污水管、清理污水井。单单疏通污水管道,就得用10多米长的管子疏通。这活儿看似简单,却是体力活。除了难闻的气味,拉动10米长的管子,也不轻松。林里楠没戴手套,光着手就开始动起来。“要弯着身体,手臂要不断使力拉管子,一般人受不了。”示范管道清理的,是转运站庄站长。她工作已有好几年了,“习惯就好”,她简单地表示。

劳作一番后,市民们还参观了北峰大型垃圾转运站、室仔前垃圾填埋场,及环卫机械设备修理厂。环卫处设有专门的机修厂,该厂30多名工作人员,负责30座垃圾中转站、200个压缩箱以及60多辆环卫车的维修。泉州环卫处办公室主任荆慧介绍,一般市民所理解的环卫工,是指在路上清扫垃圾。但中转站、转运站、填埋场、机修厂的工作人员,也同样是一线环卫工人,也需要关注和支持。

垃圾处理厂内臭味扑鼻,体验者纷纷戴上口罩

垃圾填埋场内,两辆铲车正在工作 

体验者最小只有6岁

从小学习不乱扔垃圾

昨日的体验,报名参加的市民,年纪最大的快60岁,最小的只有6岁,不少都是大学生。本报老读者黄春水是南安罗东人,凌晨4点多起床,转了几趟车,赶来参加体验。

大二学生王纯如是惠安人,明天就要开学,“但我觉得机会难得,一定要来参加。”她说,她会将自己的体验和家人、朋友、同学分享,让大家对环保更有意识,尊重辛勤的环卫工人。

吴女士特地带着6岁的女儿来参加,小家伙很天真,以为垃圾洗洗就能再用了。“我希望她从小就能有好的习惯,懂得自我约束。”吴女士说,这样的亲身感受,比在书本上学到的更多、更深,要让她知道垃圾去哪儿了,如果每家每户都少制造一点垃圾,整个城市的垃圾就会减少。她认为,小手拉大手的力量很大,有时孩子们可以带动大人一起保护卫生环境。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