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知名造船人复原“南海一号”图样 轰动业界

qz.fjsen.com 2014-08-21 07:49:42 吴月芳 吕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海丝故事NO.14 一艘船

关门收徒 老船工密授造船术

只要说起古船构造,陈芳财就像一本“活字典”

东南网8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吕波 文/图)45年前,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学徒突然被一位年逾八旬的造船师傅拉进屋。老人反锁房门,端出供品、点上香烛,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本几乎被翻烂了的书,让他细心苦读。

37年后,曾经的小学徒成长为泉州知名的造船人,凭借当年对七日苦读的记忆,完成了著名的“南海一号”沉船复原图样,一时轰动业界。

他叫陈芳财。老师傅当年关起门来秘密传授的,是明代古船建造“秘籍”,是陈芳财的勤奋好学、厚道善良打动了他。

2008年,陈芳财所掌握的水密隔舱技艺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他本人荣膺泉州唯一的中国古船水密隔舱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09年,《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芳财有个心愿,在他有生之年能复原当年下西洋的郑和宝船,他会实现吗?

秘传

陈芳财,1948年出生,家住晋江深沪,14岁进入造船厂当学徒。跟别的学徒不同,他脑子格外好使,除三餐时间,几乎天天守在绘图设计室里。时间久了,大家都把他当“活字典”,常有人脱口就问:“阿财,(某某)构件,尺寸该是多少呢?”陈芳财都是张口能答。

上世纪60年代末,船厂有位老师傅,80多岁高龄,还每天来干活。“人年纪大了,干活就老出错,常常被批评。”看老师傅被骂,陈芳财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帮他干活,工钱他拿走。”

陈芳财的勤快和善良,得到了意外回报。1969年,有一天,老师傅突然把陈芳财叫到家里,郑重地掏出一本破破烂烂的书让他读。

陈芳财花了7天时间,硬着头皮“啃”起书来。书里记录了上万个构件,称呼与现在完全不同,陈芳财就对照着现在的名字记。白天在老师傅家里看,到了饭点,老师傅做饭,吃完接着看。老师傅非常有耐心,坐在陈芳财身边,为他答疑解惑。

亮剑

老师傅去世后,这本“秘籍”不知所踪。等这本书真正开始发挥作用,是在2006年。当时,我国第一艘仿明代无动力帆船“太平公主号”正在四处寻觅古法造船的艺师。当专家拿着东拼西凑的《钦定闽省战船则例》资料,辗转找到陈芳财时,陈芳财惊讶地发现,里面的各种古船构件,竟然和当年老师傅手里那本“秘籍”吻合!

陈芳财那时已经58岁,但他依旧清楚地记得古书里的造船方法。他以自己丰富的造船经验,再配合专家送来的资料,最终复原出船长15.76米、船身最宽处4.5米的明代帆船。

2010年4月,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工作人员亲自来到陈芳财家里,希望他帮忙复原“南海一号”(注: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南宋著名古沉船),要求是按原样残长30.6米、残宽9.8米尺寸的1.1倍比例进行建造。要按照800多年前福建商船的式样进行仿造,需要资料和经验同时具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芳财花了一年时间,终于设计出了“南海一号”的复原图样。

述愿

因为陈芳财在古船营造方面的特殊贡献,2010年,他受邀到马来西亚参加国际首届郑和学术研讨会。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研究古船的学者中,中国有6位,5位全都是怀揣论文参会的教授,只有陈芳财是以一名造船师傅的身份,带着中国古代海船水密隔舱造船技术简介来的。

但是,陈芳财没有被冷落,反而备受与会学者们的热捧。会上,郑和第十三代后裔拿出一份族谱,里面提及道,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曾有一艘46.6丈长(折合现在139.8米长)的大海船。他们问,如今还能否再造一条这样的仿古船?学者们大都觉得这样的船已经无人能造,即使造出来也下不了海。只有三位德国学者和陈芳财认为,完全可以实现!

会后,德国学者将一沓厚厚的英语论文赠送给陈芳财。陈芳财托人翻译成中文后仔细研究,发现德国学者提出的方案,竟与老师傅当年提供的“秘籍”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其实还有五种明代古船造法,至今都没有人尝试过。”陈芳财说,他曾向晋江市政府打过报告,述说他的心愿——在他有生之年复原郑和宝船,“这需要数千工人,耗时3年才能完成。”

下期预告

海丝故事15:一座寺

晋江草庵寺位于山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完整保存的摩尼教遗址。因为很不起眼,上世纪60年代,差点被人为摧毁。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晋江考察,将其列为此次考察的最大发现。这座曾经吸引了弘一法师、金庸等社会名人的小庙,背后究竟有哪些动人故事?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