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陈三五娘》中五娘临镜梳妆(资料图)
东南网7月24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泉州书生陈三,为追求自由的爱情,甘心为奴三年;而潮州黄五娘,也决意与封建礼制决裂,与心爱的人远走他乡……陈三五娘传说,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近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泉州“陈三五娘传说”和“安溪竹编”成功入围。
背后
与以往相比
今年入围数量最低
昨天,泉州市文广新局社文非遗科谢万智科长说:“要入选国家级非遗越来越难了。”陈三五娘传说能成功入围,是因其身后的文化价值。而此前,已有国内其他地方的竹编项目入围国家级非遗,故此次安溪竹编是作为扩展项目入榜。
据了解,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分三批批准了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来自泉州的有31项。而本次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的价值进行评审,从全国申报的1111个项目中,最终遴选了推荐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147项,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入选数量创历史新低。
民间文学是非遗项目的重要一类,其中爱情是亘古长新的主题。除了“陈三五娘传说”外,此次一同上榜的爱情故事还有脍炙人口的“孔雀东南飞传说”。此外,还有“鬼谷子传说”、“老子传说”、“孟母教子”、“杞人忧天”、“三国传说”、“仓颉传说”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入围。
传说
泉州书生陈三为奴三年为五娘
历史上,陈三、五娘、五娘的婢女益春,还有奉父母之命与五娘定亲的林大,都真有其人。
陈三生活在南宋末年,大名陈麟,字伯卿,因排行第三,所以叫陈三。其老家在洛江区河市梧宅。在梧宅附近有一道水坝,就叫陈三坝。当年陈三读书处“青阳室”,现仍有迹可寻。
传说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赴任,途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黄五娘,一见钟情,遂乔装成磨镜匠进入黄家,故意打破宝镜,将身赔镜为奴三年,以求亲近五娘。五娘因父母把她许配林家,虽至死不从,但对磨镜匠却又爱又怕。后经女婢益春弄清陈三确系未婚良家子弟,才欣然接纳。几经曲折,两人才终成眷属。传说元兵入泉州,大肆杀戮,陈家宅院被官兵包围,陈三和五娘落荒出逃,后双双投井殉情。
延续
故事不断丰富衍生话剧、电影
明代有泉州传奇文言小说《荔镜记》,到现代梨园戏《陈三五娘》表演,传说故事不断丰富,比如戏剧里有元宵赏灯、林大托媒、陈三游街、陈三磨镜、陈三为奴、益春留伞直至夜奔泉州等片段。
陈三五娘传说,还衍生出曲艺、舞剧、话剧、长篇小说,以及电影戏曲等。在莆仙戏、高甲戏、潮剧、歌仔戏等地方剧种曲艺里,陈三五娘都是重要的素材。在泉州南音的2000多支曲子中,和陈三五娘有关的就有200多首。
谢万智科长认为,曲艺形式再多,也是脱胎自传说。现在陈三五娘传说主要是群体性、自发性的口头传承。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时会出现一些讲故事的能手,他们大多是陈三的同乡人。如罗溪镇三村村黄九成,属于唱述法,边述边唱,后来黄九成又传授给了孙儿。
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福建项目
新入选项目
民间文学:泉州洛江区陈三五娘传说
传统音乐:莆田涵江区莆仙十音八乐
传统舞蹈:龙岩新罗区龙岩采茶灯
传统戏剧:宁德福安市评讲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福州市咏春拳
民俗:宁德柘荣县马仙信俗
扩展项目
传统美术:泉州安溪县安溪竹编
莆田涵江区玉雕
传统技艺:福州市仓山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宁德市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莆田仙游县家具制作技艺
厦门市湖里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注:扩展项目:前一批或前几批已是公布的名录项目,这次不同申报地区或单位又一次申报成功,那么这次申报的名录项目就叫前面相同名录项目的扩展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