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持续“高烧” 环卫工:衣服没干过拧得出水
高温下劳动,环卫工戴阿婆没多久就满头大汗。 □早报记者 刘波 林书修 吴嘉晓 文/图 夏日送清凉,一杯水可以盛满爱。在气温扶摇直上之时,东南公益“爱心奉水”第三季暨“清凉行动”正式启动了,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防暑降温,一个爱心饮水点就能带来难得的清凉。 抗高温勇士饱受“烤”验 7月以来,泉州持续“高烧”。最日,泉州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安溪、永春、南安、洛江和市区部分乡镇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当人们躲在空调房喝着冷饮消暑时,烈日下却还有不少劳动者奋战在一线,比如环卫工、建筑工、交巡警、公交司机……他们坚守在本职岗位,为城市建设与发展默默奉献着。他们,被形象地称为奋战在高温第一线的勇士。 不过,由于持续高温,也不时传出不幸消息。前日下午,在安溪县城,一名四川工人在搬运货物途中猝死,经法医初步诊断,疑为连续高温工作诱发的心源性猝死。早几天,据市区一医院介绍,一名瓷砖厂工人在烧窑时重度中暑,送医后心跳已停止,后经多日救治病情好转。 饱受高温“烤”验的勇士们需要防暑降温。 为勇士设饮水点 送夏日清凉 关爱这些抗战在高温第一线的勇士们,我们能做些什么? 即日起,东南公益联盟发起的“爱心奉水”第三季暨“清凉行动”正式启动。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志愿者和爱心商家,在街头设置爱心饮水点,或到一线慰问抗高温勇士,给他们送去一份夏日清凉。 “爱心奉水”系2012年7月,由东南早报《东南公益》发起开展的首个公益行动,旨在倡议社会各界给环卫工人等高温下的劳动者设一个爱心加水点,为他们饮水提供方便。活动开展仅三天,即在泉州市区掀起一场爱心奉水热潮。 去年7月,东南早报、泉州市城市卫生管理考评中心(简称泉州市考评中心)、爱心公益协会等发起了“爱心奉水”第二季,倡议各界继续设置爱心饮水点,给高温下的勇士们送去夏日清凉。短短一周,泉州大街小巷就出现近百处爱心奉水点。 环卫工戴阿婆每天都要自备两瓶水,以便及时补充水分。 现场走访:致敬 高温下的人们 昨日,早报记者走上街头,采访了多名在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体验了一下他们在高温下的劳动,感受就三个字:热,热,热!能来一瓶水吗? 但是,这些抗高温勇士们,在炎炎烈日下,没有逃避,没有懈怠,只有埋头苦干;没有鲜花,没有喝彩,仍一如既往默默奉献。 环卫工 衣服从来没有干过 都拧得出水 “天气热,工作还是要做的,已经习惯了。” 昨日上午11时,50岁的环卫工戴阿婆已经连续在高温下工作了5个多小时。1997年从老家四川来泉州打工,她和老伴就一起负责刺桐南路的卫生工作。 “凌晨4时30分就要起来清扫垃圾,到晚上10时才能休息。”虽然天气炎热,但戴阿婆一手持扫帚,一手持垃圾铲,飞快地将路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卫生纸等扫进垃圾铲,再送进垃圾车,动作相当麻利,似乎并未受到天气的影响。 戴阿婆在环卫车上系着两个大可乐瓶。一瓶装满了白开水,一瓶装满了茶水。“最近的天气越来越热,每天我们就自备两瓶水,休息时喝。”戴阿婆说,这么多年的工作,每到夏天,她的防晒工具一直都是一顶草帽和一块毛巾。“衣服从来没有干过,都拧得出水。清扫完路面,就要在责任区内不停地检查,清理新产生的垃圾,以保持路面干净。” 记者走访市区多条街道,很容易就能见到像戴阿婆这样的老年环卫工。有些路段鲜有遮盖物,有些路段环卫工人只能在树荫下、店铺门口乘凉。据了解,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将近8个半小时,中途休息的时间不足2个小时,短暂的休息后,这些环卫工人仍要提着扫帚和垃圾铲在烈日下继续工作。 正午时分,在泉秀街,协勤人员顶着烈日指挥交通。 交巡警 本月已中暑两次 执勤鞋子粘路上 烈日炙烤着大地,城市的柏油马路也散发出灼人的热气。在烈日下值勤的交巡警们,着装整齐地在马路上挥汗指挥着交通,盘查着过往的车辆,维护着城市的正常秩序。 “再过十分钟又是交通高峰期了。”泉秀派出所交通协警覃军整理了下着装,戴好帽子,奔赴临近的路口指挥交通。 昨日上午11时45分,覃军准时来到泉秀街与浦西路交叉口。正值午间交通高峰期,地面的高温加上汽车排放的热气,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在马路上指挥疏导交通的他已经汗流浃背。“这就是我们交巡警每天的日常工作,高温天也要站好岗。”覃军说,每天他们早上7时开始执勤,到晚上7时30分下班。2008年他来到交巡警的岗位,每年的7月份都会碰到这样的高温天气。 “最热的一次,好像气温达到39℃,在马路上站久了,鞋子都粘在路面上了。”覃军说,这个月持续的高温已经让他中了两次暑。“中暑就喝点藿香正气水,多喝水,继续工作。”谈起炎热天气里的交警生活,覃军介绍说,他所在的泉秀派出所路面交通协勤队伍有将近60人,不管天气再热,在高峰时他们都要维持好交通秩序,一天至少要在马路上站岗5个小时,只有轮岗的时候才能喝上一口水。为防止警员中暑,每个岗亭都配备了饮水机,也准备了一些防暑的药品,来抵抗炎炎夏日。 刺桐路上,管道清淤工人大汗淋漓,他们平均一天大约清理出50多袋泥沙。 排污工 高温下井 日清理砂石土5000斤 “实在太热了,我们就到路边的商家门口吹下空调。” 昨日下午2时,在刺桐南路,9名排污工人正顶着烈日奋力工作。绑好安全绳、戴好安全帽、四个人一组,两人下井进行排污作业。不到五分钟,一大桶的砂石土就被他们从污水管道运到路旁,装入袋子。 “这一袋砂石土可有100多斤重啊!”刚刚从井下工作上来的排污工人曹炳森告诉记者,一天的工作,他们至少要清理出50袋的砂石土,重达5000多斤。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井下的温度不比路面上的低,同时井内又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化学气体,容易引起中毒。“只有通过风机不断地吹动,促进井内的空气流动,才不会中毒、中暑。”他说。 为安全起见,排污工人身上要绑着厚重的绳索才能下井,把沉重的砂石土运到桶里,再传递到路面上,一系列的工作让他们汗如雨下、苦不堪言。毒辣的太阳炙烤着他们,从早上6时30分开始,他们已经陆续地将地下污水管道的砂石土清理出来。“气温太高,每天我们都要喝很多的水来补充水分,身边也备着防暑药品,下井时如果感觉要中暑,就赶紧吃一些。” 据悉,中心市区刺桐路悦华酒店门口附近的路面因长年受地下水渗透,前段时间出现塌陷情况。4天前,由这9名工人组成的排污队加班加点进行污水管道清理工作,顶着烈日,一天工作8个多小时,目前已经清理了约400袋的堵塞物。 “天气很热,但是我们还是盼着能赶紧完成工作,给市民的出行提供方便。”曹炳森说。 中暑急救 1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 2用冰块等物理降温 3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4 按压“人中” 【相关新闻】 疑因高温诱发搬运工猝死 医生提醒小心热射病,注意散热补水 □早报记者 许奕梅 实习生 蔡蓉蓉 前日下午,一名四川籍搬运工在安溪县城搬运货物途中猝死,经法医初步诊断为心源性猝死。几天前一名瓷砖厂工人在烧窑时重度中暑,送医后心跳就停止,后经多日救治病情好转。医生提醒,高温天易引发热射病,高温工作注意散热和补水。 来不及送医 搬运工猝死路中 安溪凤城派出所民警孙警官介绍,猝死男子今年48岁,姓郭,四川宜宾人,在泉州丰泽区一家喷绘厂做搬运工。前日下午1时许,郭师傅与同事从泉州开货车来安溪送货。 他们来到安溪县城三德路口附近的一家喷绘厂,郭师傅连搬了三四趟货物后,渐感身体不适,同事帮他买水让他在楼下休息。当同事从楼上搬完一趟货物下来,发现郭师傅脸色紫黑,赶忙带他到附近诊所。 诊所医生看后说郭师傅情况严重,必须马上送医院。他们随即拨打了120并走到路口等急救车,120赶到后郭师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间仅五六分钟时间。“他们先打120后再报警,我们赶到时郭师傅已经死亡。”孙警官从郭师傅的家人处了解到,郭师傅平日人挺健康,三四年来连感冒也没得过,身体也挺壮实。 经法医初步诊断,郭师傅没有外伤,疑为连续高温工作诱发心源性猝死。 高温作业注意散热补水 病情严重及时物理降温 “现在中暑的高危者越来越集中在作为强劳动力的青壮年群体。”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汪坚强介绍,中暑的高危者一般是直接暴露于高温下的群体,或者工作环境为相对密闭的场所,散热条件较差的人员。 汪医生说,几天前接诊过一名重度中暑患者,是一位瓷砖厂工人。由于瓷砖烧制的环境密闭、散热极差,再加上室内室外温度又高,这位工人在送到医院后心跳就停止了。“这种情况就属于重度中暑,也称为热射病。” 据了解,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热射病属于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人体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严重脱水,导致休克,死亡率极高。 汪医生提醒,重度中暑者一般都会有昏迷、休克等现象。轻度患者则伴随着头昏、口干、脱水、发热等现象。出现早期症状,及时撤离高温现场。避免在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 针对身边人员发生中暑现象,汪医生建议非专业急救人员能做的就是为其进行物理降温,使用冰块、凉水等对人体进行降温处理。“但中暑发病速度快,尤其是相对较严重的,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及时送医。”汪医生说。 |
- 2014-07-14第9号台风“威马逊”或与泉州擦边 将带来雨水
- 2014-07-13如何应对高温烤验? 泉州衣食住行有讲究
- 2014-07-12泉州“高烧”难退 让勤劳的“高温君”休个假吧
- 2014-07-12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 民众扎堆水池尽享夏日清凉
- 2014-07-11泉州高温难耐 大坪山隧道内每天都有人来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