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泉州时政>科教文卫> 正文
西街复兴:裴仙杀蟒永留芳
2014-07-14 08:25:19来源:东南早报责任编辑:陈小妮我来说两句
  如今的裴巷,虽然昔日名宦士绅的府第已然不存,但岁月洪流中,依然有零星几座红砖古厝静立巷中。不同的民间信仰在小巷扎根开花,使得这里成为展现泉州这“宗教博物馆”特质的范本之一。

裴巷27号,原来上帝宫所在的位置,如今成了颇具创意的“大拾堂”。

裴 巷22号

深巷梳妆楼 在时光流淌中倾塌

2007年早报曾经报道过裴巷内的梳妆楼摇摇欲坠。去年台风天,梳妆楼完全坍塌,仅存一楼的一堵围墙,当年讲述故事的汪奶奶已不在人世。

如今住在这里的,是汪奶奶的两个儿子。汪奶奶的小儿子陈锦成说,楼已倾塌,住在里面的几代未出阁女儿均已不在人间。兄弟俩翻建了老宅,却舍不得那些古色古香的门扇,他们留着门扇和梳妆楼的老照片。

雕梁画栋 楼内住过闺秀

当年尚在人世的汪安,是汪家的女儿,她的父亲和兄嫂在香港营生,母亲说,老屋不能没人看守,于是,汪安被留了下来。

汪奶奶当时回忆,老宅其实不是自家建的,而是数十年前,父辈向别户人家买来的。听说这宅子原来的主人由于家道中落,将整座宅院卖给了汪家。老宅内有一梳妆楼,坊间传为大户人家未出阁女儿所住的“小姐楼”,听说过去是小姐住的地方。

汪奶奶出嫁后,与丈夫住在楼内,楼为木结构,共两层,上下层各有两房一厅。楼内雕梁画栋,十分精美。上世纪50年代,在街道工作的郑桂秋值夜时,曾借住在楼里,如今年近八旬的他还记得,梳妆楼那时候虽然破落,却看得出初建时的精良工艺。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