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泉州时政>泉州要闻> 正文

在泰10万多泉籍华人 扛起“海丝”交流大旗

qz.fjsen.com 2014-07-02 09:28:0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在漫长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中国与泰国通过海洋互通有无,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诸多交往。现存泰国的“三保公庙”、各地商会会馆成为见证这段交流情谊的“活标本”。

而今,在“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中泰之间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入驻泰国,寻觅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日渐增多的华商华资从泰国走回中国,书写发展新篇章。

泉州舶商与泰国贸易始于唐五代

目光聚焦到“海丝”起点城市——泉州。据史料记载,泉州人前往东南亚始于唐五代时期。公元1257年泰国建立素可泰王朝,即有泉州舶商前往贸易,间或有人定居其地。自明成化、正德(1465-1521)以后,泉州许多侨乡族谱均有移民泰国的记载,数百年间几无间断。如安海《霞亭东房颜氏族谱》载,“成化至嘉靖间有颜嗣祥、颜贤良等族亲五人侨寓暹罗,卒葬其地。”目前,泉籍华侨华人在泰国有10万多人,祖籍地多集中于晋江、南安、永春等地,大多从事石材、金融、鞋服等行业。“以石材贸易为例,泉籍华人华侨从事的石材贸易,占了整个泰国石材贸易市场的70%左右。”泉籍企业家、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告诉记者。

“海丝”遗迹见证交流

在泰国,中国会馆林立,如建于1924年的泰国江浙会馆、建于1938年的泰国潮州会馆、建于1912年的泰国福建会馆等,它们是“海丝”交流的最好见证者。

其中,泰国福建会馆颇具代表性。据了解,泰国福建会馆是泰国华社中影响广泛的侨社之一,有会员2400多名。改革开放以来,该会馆曾数次组团到福建访问,考察投资环境,促进了会员与家乡的联系,为家乡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在泰国大城府,修建于1324年的“三保公庙”,是当地人为纪念郑和到访泰国而立。近700年后的今天,依然向世人诉说着中泰交流的辉煌历史。

“海丝”新篇拉近泉泰距离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泰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此背景下,泉州与泰国的贸易往来形势大好。“随着泰国投资环境的日益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泰国投资,其中不乏泉籍企业。”蔡伟才说。

泰国华人青年商会会长李桂雄表示,在中国企业大量来泰发展的同时,有着越来越多的华商华资从泰国前往中国发展,“我们商会总共有2000多家会员企业,其中90%的会员回中国开展业务”。如泰国家喻户晓的“鞋王”、祖籍泉州石狮市蚶江镇的林嘉南,便将泰国国内生产基地设立在晋江等地。

□本报特派记者 彭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