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泉州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上亿吨。图为石湖港区。 核心提示 一面海,潮起潮落,摇曳“海丝路”; 一湾港,过尽千帆,笑迎“十洲人”; 一座城,梯航万国,播撒“刺桐红”…… 泉州与海的缘分似乎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在刀耕火种与摇橹拖网中自给自足,然而“近水者智”,从不满足于现状的泉州人开始造舟远航。当黄土高坡上走出一支驼铃声声的浩大商旅,刺桐古港在波涛滚滚中也送走了一支帆樯林立的船队,驶向世界。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见证了刺桐城繁盛的当年。此刻,城,荣膺“东亚文化之都”,港,犹待重振往日雄风…… 照古观今 古港为媒“邀天下” 泉州以港“纳百川” “泉,七闽之都会也。番货运物,弄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元)吴澄(《吴文正公文集》卷十六) 泉州古刺桐港东临大海,向来有三湾十二港之称,三湾即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十二港包括后渚港、安海港、永宁港、石井港等。在过去的千余年中,泉州人从这里出发,东抵日本岛,南达东南亚诸国,西临波斯、阿拉伯半岛,直至东非大陆,密集的航线编织成一张“巨网”。在这个过程中,曾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作为中国对外拓展的重要平台,扮演着无可取代的角色。 如今,泉州港拥有建成投产泊位8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4个,最大靠泊能力为30万吨级。2013年,泉州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上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170万标箱,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实现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的“双增长”。 当年,从这里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船无数,今天,万吨巨轮依然由此进出,沿着四通八达的航线走向世界。目前,泉州共有外贸集装箱航线22条,2013年,泉州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实现近18%的增长。不仅如此,作为泉州对台客运的重要纽带,“泉金”航线开航以来累计运送旅客人次去年突破60万大关。 时光跨越千年,在泉州港迎来送往的人们或已随风而逝,但他们留下的印记随咸湿的海风渗入城市每一寸肌理,成为泉州深厚的文化积淀。 “船到城添外国人”,千年以来,难以计数的外国人从泉州港不断涌入,让泉州这座海滨小城呈现出“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景象,对他们包容有加的泉州也因此练就了多元文化融合有序的城市气质。 在泉州港的历史中,有过风雨交加,有过艰辛曲折,但大海总是奔腾向前,在泉州荣获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国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今天,这里的人们正乘着机遇的东风,努力重现“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古港雄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