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回事 一幼儿园查视力大面积1.0以下? ■专家分析:幼儿视力还在发育,0.8算正常 ■专家介绍:近视低龄化,电子产品是元凶 ■专家建议:确定视力低的原因,对症治疗
林先生孩子班上,不少小孩的视力在1.0以下。 “前段时间,幼儿园给孩子们检查视力,老婆跟我说念中班的5岁儿子只有0.8,班上孩子视力大面积1.0以下,最低的只有0.4,这是不是危险信号啊?”市民林先生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称,儿子才5岁,这样的视力水平让他很是担心。 林先生称,虽然学校视力检查反馈表下面有备注正常值为0.8以上,但由于不专业,很多家长还是挺担心的,所以想问问早报《医线通》的眼科专家。 记者采访了几位眼科专家,他们表示,儿童的视力也有一个动态发展的发育过程,视力偏低需要了解具体原因,对症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帮助孩子逐步提高视力。 □早报记者 黄艺芬 许钹钹 近视低龄化: 电子产品是元凶 “5岁儿童的正常裸眼视力下限是0.5,0.4属于偏低,0.8则算正常。”泉州艾格眼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潘栋平介绍,幼儿园幼儿视力还在发育过程中,一般8岁之后才会比较稳定。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眼科医院主任医师金丽文建议,家长带孩子进行就诊,查明原因。如诊断弱视应该找出弱视的原因进一步处理后(如配镜、手术等),再行弱视训练。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为0~12岁,这是弱视治疗的关键时期。 根据临床经验,近视低龄化已是普遍趋势,尤其是城市的孩子近视低龄化比农村的孩子更为严重。潘栋平指出,iPad、手机、电视等电子视频产品成为孩子近视低龄化的一大杀手;此外,近视与孩子学习压力大、生活环境等也有关系。金丽文提出,练琴的孩子也是近视低龄化的一大群体,他们为了考级勤奋练琴,眼睛会长时间盯着琴谱;另外,父母近视也会有遗传倾向。 专家提醒: 用手机每天累计不超1小时 去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指出,儿童(0~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眼睛与各种电子产品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屏面对角线的5~7倍,屏面略低于眼高。 金丽文指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玩游戏,特别是屏幕较小的手机,易导致视力发育不完善的儿童视疲劳。孩子眼球长时间不间断地追随注视,容易出现近视。她也不提倡儿童多看电视,家长应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最多不要超过2小时。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用眼卫生。”潘栋平说,学生近距离做作业、玩手机、看电视等都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幼儿则时间应该更短一点。 ■相关新闻 一直流泪 眯眼 瞳孔发白 歪头 这些都是儿童视力不良的征兆 国家卫计委建议,新生儿在出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 早报讯(记者黄艺芬)及时检查,对于预防和治疗儿童眼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有个宝宝出生2个月,父母发现他的瞳孔区发白,赶紧到医院检查,原来是先天性白内障。医生立即为宝宝做手术、配眼镜,如今,宝宝正在等待植入人工晶体。而另一名宝宝出生后一直流泪,持续近2个月,父母才带到医院治疗,此时已经出现新生儿泪囊炎,不仅要天天清洗泪道,还要全身抗感染治疗。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提出,健康儿童应当在出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有个小患者,眼睛外部没有异常,只是瞳孔区有猫眼一样的反光,不会痛,他也不闹,家长就没放在心上。”泉州市眼科医院主任医师金丽文介绍,家长后来觉得反光情况持续太久,才带到医院检查,已经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晚期,只能尽量控制病情,严重的话要摘除眼球。而这个患儿如果早点治疗,或许还能保留一部分视力。2013年以来,该院已接诊过来自全国的300多名这样的患儿。 “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外界信息83%是通过眼睛来完成的。”金主任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眼睛,经常流泪、对光照无反应、瞳孔区反黄光或白光、眯眼或歪头等不良视物行为,都是新生儿及幼儿眼部异常或视力不良的症状。 ■相关链接 新生儿眼病的高危因素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7天并有连续吸氧(高浓度)史。 2.临床上存在遗传性眼病家族史或怀疑有与眼病有关的综合征,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等。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大面积颜面血管瘤,或者哭闹时眼球外凸。 5.出生难产、器械助产。 6.眼部持续流泪、有大量分泌物。 存在上述情况的新生儿应尽快进行眼部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