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山村一处古窑,已经被草丛包围
东南网3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丽娟 谢向明 通讯员 肖咸强 文/图)泉港区界山镇槐山村,当地人对这个地理行政名词,还比较陌生,人们更习惯称呼它为“瓷窑”,只因千年前,这里曾是一片繁华的瓷窑所在地。
槐山古窑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期。村民们历代口口相传:唐时槐山村建有99处瓷窑,远近闻名,四邻乡民呼槐山村为“瓷窑”,窑群规模达2万平方米。
只是,尽管历史悠久,但槐山古窑却不如德化窑和晋江磁灶窑那么出名。千年的岁月中,这一窑群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光”了一阵:当时,省、市专家对其进行试发掘,发现6处古窑遗址,但大多数仍长埋地下,隐在山丘处。
泉港区博物馆日前研究发现,槐山古窑址规模大,但它出产的瓷器在民间却难寻踪迹。而今的槐山古窑址仅剩下一些堆积层和满山的陶瓷碎片,仍未发掘的区域,到底还有多少宝贝?“99窑”盛况是否真实存在过?当时大量出产的瓷器又去了哪里?
近日,在槐山村古窑址文保组成员林凤文的带领下,我们走近槐山古窑,试图穿越千年时光,走进遗址背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坍塌了一角的古窑遗址,外形清晰可辨
黑色窑土荡然无存
小山包发现堆积层
槐山村,距离界山镇镇区3公里远。和附近其他村庄一样,这里的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说起槐山村,老一辈的界山人都称之为“瓷窑”,因为按老人们代代口口相传,槐山村曾经是鼎盛一时的瓷器烧造地。
然而,历史的沧海桑田褪去了曾经的繁盛,如今的古窑址上能否再看到当年的遗存?
在林凤文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槐山村银厝尾的小山包,几棵高大的榕树下,一方“槐山古窑址”的石刻赫然在目。
只是,眼前的这片农田郁郁葱葱,根本看不到烧造陶瓷所用的黑色窑土,一切似乎荡然无存。
不过,在石刻周边,我们陆续发现了一些陶片和零星瓷片。顺着小山包而上,从大片的农田中,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到沿着山势而下的当年古窑的印迹一直延伸至山下村庄,农田岸边遍布着各类的碎陶片;在一些地势较高的崖壁上,裸露在表层的陶片和瓷片更是层层叠叠。
林凤文回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农民耕作、盖房等活动的加剧,槐山古窑群的一些文化遗存也逐渐被破坏殆尽并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这些堆积层,显然就是印证这里曾经是古窑址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自小从长辈口中得知窑址的历史,林凤文对古窑有着特殊的感情。林凤文说,村里村民大多数姓林,祖先是800多年前做窑起家的,根据历代口口相传,当时祖先过来时,这里已有窑址。最繁荣时,村里每家每户几乎都在烧窑。窑群面积达2万平方米,就连隔壁的岭头村,也有窑洞。
林凤文说,本地话都称村庄为“瓷窑”,就是跟古窑址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村里的不少地址,仍习惯性地挂上“槐窑”二字。每次上山,看到那些堆积层外裸露的陶瓷碎片,他总要兴奋地捡一些碎片回家。
在田埂上,随便一挖可见瓷片堆积
因村庄带“窑”字
从而掀开神秘面纱
尽管槐山窑年代久远、规模宏大,但过去的岁月中,槐山古窑却十分低调,不为多数人知。
“槐山”就是“瓷窑”演变而来的说法,在1976年第一次得到印证。当时的晋江地区文管会及惠安县文化部门在文物普查中,注意到惠北区域内有不少带“窑”字的村名,从而加强对古窑址的普查工作。结果在现在的泉港区域内共发现唐、五代至宋元的8处窑址,仅在界山镇内就发现6处古窑遗址,即槐山村古窑址5处,岭头村宫后古窑址1处。
遗憾的是,1976年普查时,槐山的这些古窑址便已遭破坏,地面暴露着部分器皿碎片、窑砖、垫托等堆积物,当时采集到的罐、钵、盆、垫托计有10多件。经省文管专家鉴定,槐山村五处古窑址皆系唐至五代时期遗留,试掘的上百标本年代亦在唐代。
1981年,当时的惠安县文化部门特地派有关人员到实地挖掘考察,进一步确定了部分古窑址的位置,同时在林厝尾1号遗址范围内二至三米深处发掘出大量古陶瓷器具。于是,县文化部门很快将槐山古窑群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石碑为证。
住在银厝尾的陈大娘,由于房子距离试掘地点最近,成了考古人员的驻扎之地。在每日的进进出出中,陈大娘这才知道,自己自小玩耍的山头,不时可捡到的陶瓷碎片背后,竟潜藏着这么辉煌的过去。
只是,随着近年来农事活动的加剧,一些堆积层不断暴露并遭破坏,真正的古窑口已很难寻觅,当地村民迫切希望这一古窑址能得到更全面的挖掘和保护。
当地文保部门亦有此想法,但苦于人手和经费问题至今无法实行。
古窑窑顶内景
【疑团】
是否真有99处瓷窑?
对于槐山有99窑的说法,林凤文认为这是有据可考的。在他看来,槐山邻村的岭头村,一处号称“百窑”的废弃古窑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说,以前村庄三面环海,一直延伸到岭头村,一万平方米范围内共有99个窑口。而岭头村这处被考古专家推测为明清时期的窑洞,称作“百窑”,槐山窑历史更悠久,99窑的说法自然站得住脚。
只是,尽管槐山的确存在一些瓷窑遗存,但“99窑”这一论断并没有得到相关文物部门的认证。
《泉港地方掌故》中则认为,“99”只是虚数,并非确指,但说明了当时此地陶瓷制作业极盛。
盛产的瓷器去了哪里?
根据泉港文物部门的考证,如今社会上几乎看不到槐窑出土的瓷器,那么槐山古窑盛产的瓷器又去了哪里?
槐山村民们推断,当时靠“海运”,将瓷器销往海外。原来,槐山村靠近龙马溪流域,有一大片平坦的农田延伸至远处的山边。当地村民称,这片被称为“埭子洋”的农田曾经是海滩,而当年瓷器出口的大码头就建在这里。
尽管如今,原有的码头早已破坏殆尽,但这片农田里偶尔出土的各时期的碎瓷和旧船板,似乎在告诉世人这里曾经的繁盛。
泉港区博物馆负责人郑庆平对槐山古窑址也做了研究。他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槐山的制瓷工人从两米之深的制瓷原料土层中挖掘出古船板,经专家鉴定,这些船板和泉州港出土的宋船一样古老。而槐山窑址附近不到2公里,就是肖厝港。由此可推想,当时的陶瓷产品或许正是借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进行贸易。
【专家】
器形比较特别,但比较粗糙
泉州海交馆考古部傅主任介绍,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泉州地面上发现的古窑址约有数百处,和其他地方相比,泉港的槐山古窑址有一定的区域特色。目前可考的古窑址大多以宋元、明清居多,唐代的古窑址还是比较少的。同时,它的规模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大的。
另外,其他窑址出土的多为碗等生活用品,槐山古窑的器形比较特别,以四系罐具居多,且它的胎底比较厚重,有点陶的味道。傅主任也同时指出,槐山古窑瓷器的质量比较粗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