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五湖四海的背包客相聚在旧馆驿客栈,体验泉州的元宵节。 本报讯(记者 许雅玲 陈灵 实习生 徐凯燕 文/图)元宵佳节,在中心市区西街旧馆驿青年客栈,几位背包客围坐在天井边,泡茶、聊天、弹琴,好不惬意。他们来自厦门、上海、辽宁等地,朝着“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而来,在泉州的街巷淘着时光碎片,在静谧的夜里回想古城千年。逛灯会、赏民俗活动、听音乐节、看艺术展,背包客们畅游泉州,感受文都精彩纷呈又独具风情的元宵节,赞叹声不绝于耳。 每次来泉州 感受都不同 从上海来的背包客陈先生坐在客栈的阅读区上网,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来泉州,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陈先生第一次来泉州是在一年前,当时他流连于小巷子,“那些巷子很有意思,像西街的旧馆驿巷、台魁巷,每条小巷里都藏着不同的故事。”他还注意到,北方的房屋砖头规整,而泉州的民居,通常以不规整的白石块和红砖片混砌而成。第二次来泉州是在半年前,当时他特别关注多元宗教并存的文化,“很难想象,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各类宗教在泉州共存得这么好。”而这次来泉州,他想好好逛一逛元宵灯会,赏一赏中韩日三国花灯。 刚刚离开客栈、准备返回深圳的网友“张小钻”在旅行日志里这样写道:“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太需要慢慢去发现,或许,在每一条小巷,都有一个动人而古老的故事,在每一处拐角,都有一个等待被发现的惊喜。” 得知文都迎盛会 不远千里来泉州 “之前,对泉州的印象仍停留在课本里,知道她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次终于能亲身体会泉州古城的魅力。”来自辽宁的郭女士和女儿坐在客栈的天井里,与旅友们分享自己的故事。郭女士告诉记者:“我以前很少出远门,一次偶然的机会翻到一本书叫《哪里那里》,书里讲述了许多客栈老板的故事,其中就包括泉州旧馆驿青年客栈。那些故事诠释了一种‘自由与梦想’,我被他们不逃避、不被动、不消极的态度感染。” 她说,女儿今年15岁,正是对许多事物都好奇的年龄段。为了体验书中所叙的客栈生活,也想带女儿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她立刻上网查询,发现泉州正在举办“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系列活动,便决定在泉州过元宵节。 “旅途至此,我发现心里所想所盼的东西一点一点地实现了。”郭女士拿出一张泉州手绘地图说,新门街灯会、关帝庙和清净寺、海交馆等地她都会去一趟。她还想到南音艺苑听一听流传千年的古音,闲暇时再漫步西街和中山路的小巷,一定非常惬意。 寻根情结藏心中 赶回家乡过佳节 厦门的林女士来过泉州不少次,但这回是第一次在泉州过元宵节,只因“祖籍在泉州,长久以来都有寻根情结,乘‘东亚文化之都’东风,回故乡过节。” “小时候听长辈说,他们从厦门回泉州老家,总要走上好几天才能到。虽然累,却很开心,因为可以回家过年。过完年,他们总会带上炸粿等小吃回厦门,分给没办法回家的人吃。家人一吃到家乡的味道,就更想家了。”林女士说,她从小在厦门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愈发明白长辈的心理,也想寻找自己的根,所以特地选在今年在泉州过元宵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