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东亚文化之都”论坛三城代表为文化和产业献计

qz.fjsen.com 2014-02-15 10:3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来自三城的嘉宾、专家学者代表热烈讨论文都发展

东南网2月15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文都报道组)昨天元宵节,“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开幕式系列活动之后,泉州也踏上了古城文化复兴的征程。如何建设三城“文都”?昨天下午,“东亚文化之都”论坛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张爱平、泉州市政府市长郑新聪,韩国光州城市代表:东亚文化之都促进委员会委员长郑东采,日本横滨城市代表:执行委员会副委员长、大阪市立大学教授佐佐木雅幸,中国文化部外联局亚洲处副处长、调研员石泽毅。还有来自韩国光州、日本横滨的政府及媒体代表团其他成员,以及泉州的专家学者代表等,共200多人。

论坛分为两部分举行,首先是三城领导进行大会演讲,第二个环节是日韩代表团成员和泉州专家学者代表等进行圆桌会议。

为了更顺畅地交流,日本横滨城市代表佐佐木雅幸特别准备了中文版的PPT上台演讲。泉州还特意从北京请来四位同声翻译,通过电子设备,向与会嘉宾同声传译三种语言。

原定下午5点10分结束的论坛,因讨论热烈而延长了20分钟。三个城市的代表就城市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带动旅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阐述各自的经验。

据悉,横滨将于2月25日举行文都开幕式,光州也将于3月18日开幕。佐佐木雅幸昨天还公布了日本“东亚文化之都”标志。佐佐木介绍,标志中的蓝色代表海洋城市具有的开放性,粉色代表交流协调,灰色代表创造性和先进性。

三城代表谈“文都”

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庆宗

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庆宗:

增进城市交流推动文化保护

文化之都评选并不是比拼参选城市的国际声誉或文化发展的高度,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和途径,展示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丰富多彩、特色与共性,增进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城市文化的传承保护、梳理提升和创新转型,将不成熟的文化内容挖掘提高到新的层次,给举办城市的文化发展带来长久的推动力。

文化之都的建设在中国没有先例可寻。文化之都最早是希腊在1985年提出的,欧洲已经评选到2019年,有近40个文都,对促进欧盟统一,彼此文化认同作出贡献,也促进了城市的转型。

光州和横滨值得泉州学习。如何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业态没有进入,古城是难以保护的。古城做文化,要保持当地居民的生活;在古城里做产业,社区就是园区,不能破坏历史和文化脉络。

韩国光州东亚文化之都促进委员会委员长郑东采

韩国光州东亚文化之都促进委员会委员长郑东采:

光州的希望在文化和旅游产业

泉州人口830万,横滨人口370万,光州只有150万人口,面积仅是泉州的二十几分之一。光州在韩国曾经是被忽略的地方,要让光州从贫困的境地中走出来,希望在文化和旅游产业。包括动漫、设计也属于文化产业,现在在光州是代表性的产业之一。

光州是国家指定的文化中心城市,从2004年起的20年间,国家将扶植光州发展这个项目。亚洲艺术殿堂明年开馆,光州又当选“东亚文化之都”,三个国家的城市现在的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日韩三个国家之间有矛盾时,可以通过文化交流缓解。2005年我担任文化部长官时,对问题青少年,我主张通过文化教育、读书、绘画来缓解叛逆心理,取得很好的成果。当时孩子们组成了乐队,改变效果明显。而且文化对消除贫富差距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三个国家之间,好的关系要尽可能扩大,有差异的部分要尽可能理解。

日本横滨东亚文化之都运行委员会副委员长佐佐木雅幸

日本横滨东亚文化之都运行委员会副委员长佐佐木雅幸:

希望文都的当选可以带动旅游业

1929年日本经济萧条时,横滨有很多大的银行倒闭,出售很多建筑物。横滨通过改造这些建筑,产生建筑和艺术结合的概念,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文化项目的选择不一定要是大的,小的项目也可以是有意义的,比如BANKART(银行改造成艺术空间),就激发大家去改变。

横滨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后,希望可以让文化和经济融合,带动旅游业。

名人建言

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城市综合体研究中心主持建筑师刘均:

“慢”生活将成稀缺资源

文化产业有三属性,文化承载、信息共享,最后才是盈利。泉州着手西街保护、发展文化创意,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现象。现在正处于城市高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结的阶段。我觉得人们会需要“慢”的生活状态和物理空间,这将成为未来城市生活中稀缺的资源,可是现在少有城市注意到这一现象。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前馆长王连茂:

学者应“开门”做研究

作为一方学者,我认为提升泉州学术水平,是文化之都重要的软件建设。泉州确定为“东亚文化之都”后,学者面临着更深层次的研究。许多学术问题需要三个国家的学者认真地讨论清楚,泉州可以和横滨、光州学者一起,确定一些重要的课题,共同研究交换资料。

泉州美术家协会主席郭宁:

要引入更多当代艺术形式

泉州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未来要引入更多的当代艺术形式,发展没有障碍的世界艺术语言,才能真正推动和世界各地的交流。这些当代艺术包括装置艺术、绘画、摄影、影视、行为艺术等等。

泉州籍艺术家陈章鹏:

建议举办泉州当代艺术双年展

只有宽松开放的环境,人才才会更多地浮现出来,所以未来的当代艺术馆一定要向民众开放。另外,希望泉州能够举办泉州当代艺术双年展,这种形式在其他很多大城市都有,举办这样的双年展也有利于更多的艺术家和当代艺术品浮出水面。

北京籍艺术家向京:

文化的东西要慢慢养

现在泉州各地都在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我想这是一种更容易见效的文化业态。不过不能所有的地方都来搞这些。培育文化不是盖个工厂那么简单,文化的东西要慢慢养,慢慢生长,才能形成有故事有意思的生态。

相关报道>>>

架设沟通桥梁 展现文化魅力

“东亚文化之都”论坛与会嘉宾献计泉州文化发展

本报讯 (记者 谢曦)在昨日举行的“东亚文化之都”论坛上,中韩日三国与会嘉宾们坐而论道,纷纷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及心得体会,建言献策,共谋泉州文化发展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

强化文化交流合作

东亚文化之都促进委员会委员长郑东采期望中韩日三国之间能展开更多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并表示今后光州举办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会邀请泉州和横滨参加,让大家对光州有更进一步了解;同时,也希望泉州和横滨在举办文化活动的时候能邀请光州参加,如泉州举办的闽南文化节、海峡论坛等。

形成独特文化魅力

日本横滨城市代表、执行委员会副委员长、大阪市立大学教授佐佐木雅幸表示,横滨等城市作为文化观光的“领头羊”,把经济、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观光者与当地人产生精神上的交流,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在旅游内容、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横滨尝试为观光者提供一些在别处体验不到的、独特的高质量旅游产品,包括当地艺术家、手工艺制作者制作的产品等,形成独特的吸引力。

发挥城市创造力

在横滨市文化观光局魅力创造室室长松村岳利看来,先导性、开放性、交流和合作是文化得以发展和光大必不可少的条件。松村岳利建议,可通过市民文化艺术的振兴、培养下一代的艺术观、发挥城市的创造力、强化城市文化艺术的国际宣传等四方面来推进本国的文化艺术建设和发展。

汲取经验开拓发展思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表示,光州是传承东亚文化的典范,横滨以文化创意产业来发展城市,韩日两国在文化发展上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

中韩日三国在历史上交往密切,现在作为“东亚文化之都”,三个城市应该展开更为紧密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交流和学习,泉州从中收获更多的经验,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思路,从而推动泉州文化发展。

加强闽南生态文化保护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林国平表示,泉州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保留了很好的文化独特性,呈现出很浓厚的闽南特色,他还从三个方面对“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给予建议。首先要强化交流合作,随着今后三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交流自然会越来越频繁;其次要保护传承,加强对泉州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圈的保护;最后要创新发展,重新定义文化内涵,在今后发展中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走出去”开展学术研究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员、原馆长王连茂看来,加强学术领域的研究和交流,是提升三国文化水平、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不可或缺的渠道之一。王连茂说,现在很多从事中韩日三国文化研究的地方学者都没有条件前往韩日两国做深入、认真的调查研究,“闭门造车”难以收获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学者走出国门展开三国文化的研究。

融合创新提高城市开放度

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副院长李鸿阶认为,随着“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深入推进,对文化的保护、开发、有序挖掘、整合提升应提出具体的议程,可依靠全国、全省、全市之力推动,在建设载体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合力共建、多层次推进的态势,使“东亚文化之都”特色更凸显、优势更突出、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的关系、古城与古港的互动关系、古城经营与保护的关系,研究如何融合创新,提高泉州的开放度。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