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泉州民生>城事要闻> 正文
西街“藏宝图”之三朝巷 庙宇藏身寻常百姓家
2014-02-10 10:17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我来说两句
  泉州士民因留正历官三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于是在巷内立一座“三朝元老”木牌坊。牌坊所在的巷就叫做“三朝元老巷”,简称三朝巷。

三朝巷的这口古井,光看构造和外沿便知已有一定历史,昔日三朝巷的居民都靠这口井吃水,如今,仍有居民从这口井打水。

早报讯(记者 张素萍 王柏峰 蔡紫旻 文\图)三朝巷,北接象峰巷,南连古榕巷,长近300米。

小巷在泉州坊间颇负盛名。早在南宋时,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留正,南宋绍兴三十年进士及第,累官签书枢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少师观文殿大学士等,先后受封申国公、卫国公、魏国公。 泉州士民因留正历官三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于是在巷内立一座“三朝元老”木牌坊。牌坊所在的巷就叫做“三朝元老巷”,简称三朝巷。

“三朝元老”牌坊自南宋至民国,历经700多年,抗战时被拆除,后保留于泉州南建筑博物馆。

从后门进入三朝巷26号,层层深入,才发现这是座纵深约50米的古厝。每过一处,都能看到岁月在古厝身上留下的痕迹。

巷内还有一座旌孝坊,此坊是为明代泉州卫前千户所正千户、孝子秦升而立,明代万历年间牌坊尚存,后遭废弃。

长年居住巷中的老者说,三朝巷原本叫三朝铺,巷中不乏文人官宦的宅第。其一为清代同治年间进士龚显曾翰林第,其二为清代乾隆年间举人曾濠文魁宅。岁月的流逝、风雨的摧折和城市的发展,使得这些昔日的“豪门大宅”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如今的三朝巷隐逸在老城区,一如古城的隐者,安详、睿智,巷子里的民居多为低层建筑,古朴而亲切。

寻常民居藏庙宇 中医世家隐于巷

黄晖/绘

行走在三朝巷,前有古榕巷后有象峰巷,抬头一望还有泉州开元寺的古塔。古塔,斜阳,老巷,成为众多老泉州人对三朝巷的印象。

如今的三朝巷里,保存完整的古厝已不多。然而,只要走入小巷两侧的闽南人家,你会发现很多建筑依然存留有古厝的祖厅、护厝,或者是清代延续至今的祖先像,一砖一瓦都能看到岁月留痕;虽然往昔的古庙和祠堂不复存在,但一个不小心,也许你就能在拐角处的某一户人家里,看到“微缩版”闽南庙宇,感受远近乡邻对信仰的呵护和重视。

古巷独特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清代进士、举人,还走出闻名遐迩的中医世家。

【三朝巷9号】

闽南庙宇 藏身寻常百姓家

往返三朝巷数次,若不是乡邻带路,藏身市民卢来法家中的“宫”险些被错过。这座隐身民居深处的闽南庙宇,虽然不为外人熟知,但对于三朝巷的居民而言,这是他们信仰的寄托。

三朝巷人把这座闽南庙宇称为“宫”,然而“宫”名却鲜为人知,连身为管理人员的卢来法也不清楚。

南宋时立的一块“三朝元老”木牌坊,表彰历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任丞相的泉州人留正。牌坊所在的巷就叫“三朝元老巷”,简称“三朝巷”。

古井养活巷中人 民居藏着闽南庙宇

从象峰巷拐到三朝巷尾部,幼儿园旁边就是三朝巷9号民居,房子是改建后的小洋楼。房前有一口古井,光看构造和外沿便知古井历史悠久。房子有一院子,站在院子空地仰视,隐约可以看到“宫”的屋顶立着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闽南传统古建筑的风韵扑面而来。

上世纪50年代,屋主卢来法迁居此处,那时候古井泉水从不枯竭,井水甘甜清冽,巷头巷尾的人家都到这口井打水,用于吃喝、洗漱。

走过小洋楼的过道,往右一拐,卢来法打开紧闭的房门,宫映入眼帘。宫仅一间房间大小,内奉祀佛像、关帝爷等,宫内侧还有一座又高又大的焚香炉。

宫仅一间房间大小,内奉祀佛像、关帝爷等,宫内侧还有一座又高又大的焚香炉。

奉祀玄天上帝 信众捐资扩大规模

卢来法说,数十年前他家的房子还是一座祠堂,祠堂占地面积很大。在靠近古榕巷位置,曾经有间古庙,最初供奉三朝铺境主,渐而供奉民间信仰玄天上帝。后来,祠堂和古庙一带拆迁,玄天上帝像被弃,卢来法遂将玄天上帝像搬回家中奉祀。

卢来法说,最初是自己奉祀,后来附近乡邻听到消息后,纷纷过来祭拜。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远近信众都会聚集于此,以祈消灾解难、平平安安。

斗转星移,宫内又相继供奉关帝爷、佛像等。上世纪70年代,乡邻信众踊跃捐资,扩大宫的规模。墙上的捐款芳名录成了这桩往事的见证。

三朝巷26号,大厅左拐处有一面出砖入石墙面,墙的底层是由红砖、白石有规则地垒成,中间是泥土和碎瓦片混合而成,最上层则是现代红砖。

【三朝巷26号】

传统手巾寮 今成“金纸”小作坊

三朝巷26号是泉州传统手巾寮,沿街看仅有一间店铺大小的小屋。但穿街走巷绕到小屋背后,却能看到这是一座多进古大厝。古厝尚存有典型的闽南出砖入石墙、沧桑尽显的横梁和门扇,以及早已废弃的小花园。

沿街手巾寮 深入古大厝

从后门进入三朝巷26号,层层深入,才发现这是一座纵深有数十米的古厝。每过一处,都能看到岁月在古厝身上留下的痕迹。

穿过过道,记者看到古厝大厅已经变身为一片小菜地,上面种着花菜和大葱,旁边还有租户用玻璃缸养的金鱼。大厅朽坏的横梁上方,部分瓦片已经掉落。大厅左拐处有一面出砖入石墙,墙的底层是由红砖、白石有规则地垒成,中间是泥土和碎瓦片混合而成,最上层则是现代红砖。

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房间已不能居住。邻居介绍,老厝内曾经有很大一片花园,可惜都消失了。

三朝巷26号,古厝大厅已经变成一片小菜地,大厅部分瓦片已经掉落。

店铺成小作坊 印制“金纸”

“户主在店面开了一家小作坊,印制一些祭祀用的‘金纸’,碰巧这两天没来。”古厝附近邻居一老人称,手巾寮古厝至少有上百年历史。

据悉,古厝主人祖上是有名望的富人,家族人丁兴旺,很多人远赴台湾及海外。如今,古厝已破败不堪,梁木都快倒塌了。户主一家已经搬出古厝,目前仅一租户暂住老屋内。

三朝巷24号和26号都是泉州传统手巾寮,沿街看仅有一间店铺大小的小屋,但绕到小屋背后,就能看到是一座五进古大厝。

【三朝巷34号】

200多年古大厝 孕育泉州中医世家

从象峰巷与三朝巷交叉路口往前走近百米,是中医世家潘祥麟的老宅,这里曾经住着潘家祖孙七代,他们在古街深巷中成长,在祖辈的教导下学成一身技艺,悬壶济世,还有人漂洋过海行医。

虽然潘家后代学医者寥寥,但他们在祖辈的谆谆教诲和自身的努力拼搏之下,很多人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是三朝巷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

摆满盆栽花卉的天井,古朴的石椅石桌,屋顶上沧桑的闽南红瓦,以及祖厅上的八仙桌,都告诉来访者古厝“年事已高”。

三朝巷34号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大厝,古厝里走出了闻名遐迩的泉州中医世家。

“我从小在古厝长大,年幼时曾经听祖父潘祥麟讲过古厝历史悠久,建造技艺高超,且极为重视细节,连屋顶的黑色瓦片都有来头。”今年70岁的潘玲辉曾任泉州医高专教务处主任,如今已搬出三朝巷34号,但在古厝生活的时光令他难以忘怀。

潘玲辉说,潘家古厝已有200多年历史,总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古香古色。屋顶是用不到0.5厘米厚的黑色瓦片砌成,这种黑色瓦片在泉州传统民居中极为罕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祖父潘祥麟是老泉州有名的中医,潘玲辉记得小时候老宅后面种有数棵枇杷树和众多中草药。

10多年前,古厝“严重受伤”,潘家人在保留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修缮。近年来,由于潘家后代陆续搬出古厝,后面的枇杷树和中草药都已枯萎。宅第久无人居住,只剩店铺的租户。

“祖父的上辈是大户人家,连续六七代人从医……”潘玲辉回忆,祖父把高超的医技传给后代,“我的二叔继承了祖业,三叔漂洋过海到国外行医济世,目前在新加坡做牙科医生”。潘玲辉则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主攻药剂。

很多古厝只留下祖厅、护厝、后园,大多已是断壁残垣。

古巷消失的风景

龚氏亦园:进士翰林第 旧迹全泯灭

在三朝巷中段西侧龚显曾“世翰林第”内。园主龚显曾,号咏樵,清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擅长古近体诗和骈文,泉州晚清著名诗人。

宅第占地甚大,中有“亦园”。“亦园”原有假山一座,系园苑主景。山大而秀,全为湖石,清池一泓偎其北麓。池周围山石不规则,沿岸细雕石栏围护。池中放置大石,连缀成七星状,微微露出水面。

“亦园”前后兴盛10多年,主人殁后,山石散失,植被枯焦,池沼干涸。上世纪40年代由联保主任强行收购;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建设局及水电局的办公楼,旧迹全部泯灭。

曾濠文魁宅:宅第原本位于三朝横巷。曾濠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举人,未仕。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