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曾出四进士
泉州开元寺紫云屏背后有条象峰巷,巷子被新华路分为东西两段,巷东起于西街,巷西与甲第巷相通。 数百年来,小巷名称数度变迁。早在宋代时名曰“船舶巷”,明清以来原有宅第易主、毁损、倾圮等变迁,使其地势形如大象之头,其巷似象之鼻,故称“象峰巷”。而由于闽南语发音相似,老泉州人称之为“上邦巷”(或“上坊巷”)。 小巷深处曾是达官显贵们安居之地。这里曾经住着开闽三王王审邽九世孙、宋代贺州判官王烨,1097年王烨定居小巷,彼时“象峰王家”因拥有花园宅第、人丁兴旺而一度远近驰名;清代同治年间进士陈棨仁(字铁香),入翰林院编修,辞官回乡后随父亲于象峰巷建府第,聚族繁衍形成望族,他历任泉州清源书院、安海石井书院等处书院山长三十余年,毕生献身教育;明正德年间进士王宗源和明嘉靖年间进士王宗浚兄弟俩的进士第,清道光年间武进士王梦麟的进士第,以及清光绪年间举人张■的文魁宅,都曾是小巷中令人羡慕的风景。 一条小巷中走出四个进士、一个举人,古巷背后的文化底蕴可见一斑。可惜,这些或在辟建新路时被拆毁,或只遗留些许残瓦,宅第大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除了文武兼备,这里也曾是商贾报业驻地。1908年,晋记织布局在此驻扎专织土布、自行漂染和销售,后因英、日洋布在泉大量销售等原因,晋源土布无法与其竞争而不得不停办。1988年,《泉州晚报》搬进象峰巷的编辑部大楼,在6层高的办公楼里,逐渐壮大为发行量跃居全省地市报前列,经历了从四开小报蜕变为影响遍及海内外的报业群体。 A11—A13作者:早报记者 蔡紫旻 张素萍 王柏峰 实习生 周培菁 李心雨 文/图 东塔斜映象峰巷 旧时宝藏今人护 老城物景倍珍惜
黄晖/绘
许天恩和他制作的“东塔” 如西街被新华路分为东西两段,而起于开元寺紫云屏背后的象峰巷,亦被新华路分为东西两段。从新华路进入象峰巷东段,在巷子里一抬头,就能看到东塔,仿佛它就藏在巷子中某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推开某一扇门,你就能瞧见东塔的真身。 住在巷子里的人,每日与东塔抬头不见低头见,对于老城区的物景,多了一份与生俱来的珍惜——得名于五代时期留从效冶铁的铁炉庙,在信众的坚持下从未断过香火;花两年的时间“缩小”东塔,只为让更多人走近东西塔;一辈子收藏古董,却坚持文物只能捐不能卖…… 巷子里,深藏着令人称道的历史文化“宝藏”,比宝藏更令人珍视的,是巷中人自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那份心。
许天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 【象峰巷18号】 两年内 他把东塔“缩小”至百分之一 不看东西塔,不算到泉州。若能把泉州地标性建筑东西塔制作成简易便携的伴手礼,岂不更能推介泉州? 开元寺紫云屏背后,住在象峰巷18号的许天恩琢磨了近两年,一尊油土制成的东塔(镇国塔)模型出炉。由模型制成模具,第一批轻便逼真的树脂东塔最近出厂了,摆在许天恩家有百余年历史的“手巾寮”厝内,吸引了不少收藏家和游客的目光。 东塔下长大 萌生“缩小”东西塔念头 手巾寮是泉州庭院式小型民宅,多建在街巷之间且毗邻深宅大院,只有一间小屋,临街房屋往往是店铺或作坊。许天恩的“手巾寮”已有百余年历史,总面积176平方米。 自许天恩出生后,他已在此度过70个春秋,每天走出家门,在巷子里就能看到东塔,“东西塔陪伴我成长,关于这条老街巷的回忆太多了”。前些年,许天恩从自己经营的工艺品厂退休,将东西塔“缩小”保存的念头就此萌生。
象峰巷18号手巾寮临街是单间店铺,后面是经过改造的二层民居。 首次研发 五易其稿制“东塔” 为摸透东西塔构件和比例,许天恩研究了关于东塔的所有数据、浮雕、塑像,一页页扫描书上的图片,按照1∶100的比例,做出东塔底座、中心柱、塔刹等模具,为小批量生产做准备。“最难的是细节,如塔尖铁链怎么挂,塔尖花纹的还原。” 想要小批量生产东塔模型,就要先制作出模具,而在制作模具前,许天恩必须先做原始模型。为还原东塔原貌,原始模型的塔身全由手工捏制,电脑打印缩小的浮雕经过微雕呈现在塔身上。 五易其稿之后,不到5公斤的树脂版东塔出炉——八层的树脂东西塔,需要8套模具,塔身的每一个细节,都与东塔一模一样。 未来,许天恩想做原样缩小的西塔,“有了东塔的制作经验,西塔也许几个月就能做好”。
“觉圃” 【象峰巷48号】 设计“隐身”园林:他说文物只捐不卖 过了新华路,继续穿行在象峰巷后半段,一座院门口刻着“觉圃”二字的民宅引起了记者注意。 推开院门,假山、溪流、小桥、亭榭错落有致,俨然一座微型南方园林;大厝内部,不论是墙上挂的书画,还是门楣上带有南洋风格的联句,处处透露着主人的品位…… 假山亭榭麒麟墙 园林藏身大厝内 袖珍假山上,垒砌着大小不一的假山石;假山右端是供人休息的“聚馨亭”,边上是一堵麒麟墙;亭子下方,一条窄窄的小溪在流淌,溪上“纳馥”石桥横跨其上,溪流下方是“养怡池”,金鱼在池里游荡…… 建于1968年的大厝门楣上刻着“发愤图强”,两扇大门是屋主人许佳锥撰写的对联“小天地品香茗赏花卉怡然自得”、“多见识叙古今论是非谈笑风生”;每个房门上方都刻有励志词语:“勤俭”、“慎谨”、“春风”、“瑞气”…… 从小跟着父亲在地板上练习书法的许长峰,如今能书会画。 许长峰的母亲秦秀燕说,大厝是已逝的丈夫许佳锥设计的,由惠安工匠精心雕琢。1995年,院子里新建假山亭榭时,许佳锥为亭子、石桥等取名并亲自撰写。
古厝内部,不论是墙上挂的书画,还是门楣上带有南洋风格的联句,处处透露着古厝主人的品位。 文物只献不卖 捐出多数藏品 许佳锥生前是文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几十年前,许佳锥曾在一荒山发现施琅将军石像的头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成立后,他将施琅头部石像献给博物馆。上世纪80年代左右,开元寺不少建筑、佛像虫蛀严重。许佳锥在殿内熏香驱虫,彻夜值守。 许佳锥在雕刻上也有一定造诣,八仙桌上供奉的观音像就是他刻的。泉州关岳庙重新开放之时,他发动信众,出资雕刻关帝像,趁着夜色将雕像送进庙。 “他总说文物只能献不能卖,他要把更多藏品捐出去。”秦秀燕说,丈夫生前曾拥有一石座,石座上的弘一法师画像为丰子恺所作,题字则是弘一法师亲笔书写。捐给惠安净峰寺后,寺院则送来如今摆在聚馨亭的石桌石椅致谢。
医者仁心 【象峰巷54号】 四代传承 骨伤中医来自台湾高山族 在象峰巷中段,林立的宿舍楼群中,有一处挂着诊所牌子的民宅,民宅里原先住着来自台湾阿里山高山族的骨伤科中医张金德、张国辉以及颜张雄祖孙三代。而今,张金德已经去世,关于他幼时随着父亲漂洋过海,辛苦营生、行医济世的故事,仍旧带着神秘色彩。 如今,继承诊所的张国辉已在为退休做打算,“该由下一代慢慢接手了。” 从台湾到闽南 阿里山高山族扎根泉州 台湾—厦门—泉州,上世纪初,张金德跟着父亲张水淼从台北辗转到厦门开医馆,没想到就此留在闽南,父亲再也没能回台湾与家人团聚。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张金德将家和诊所正式迁至泉州市区象峰巷。由于医术高超,找他看风湿骨伤的病人很多。 关于祖父与父亲在台湾的情形,晚辈知道的并不多,“父亲随祖父到厦门时很小,他只记得是从台北出来的。”张国辉说,近些年与台湾的亲戚有了联系,知道台湾的亲人们现在也有人在行医。 写满韩文的牌匾 至今不知其意 小小的诊所里挂满了病人送来的牌匾和锦旗。张国辉记得,父亲未过世时,曾有一位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韩国商人慕名就诊,经过父亲的悉心治疗,那位韩国人的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不久之后,专门送来一块写着韩文的牌匾表达谢意。 “送牌匾的时候我也在场,我问他身边的翻译,匾上写什么,翻译笑答:‘这是在夸你们。’”张国辉说,牌匾仍挂在诊所里,只是不知具体写些什么。 张国辉说,从祖父算起,家里医术依靠一代代口授心传,如今已有第四代——儿子颜张雄。
西街铁炉庙 【象峰巷65号】 泉州冶铁第一炉 落入庙宇成香炉 西街的很多巷子里,都有历史悠久的庙宇藏于其中,象峰巷也不例外。 《泉州府志》记载,原址位于龙头山片区的铁炉庙,是留从效在泉州冶铁的遗址。而铁炉庙当年供奉的香炉,相传是留从效冶炼泉州第一炉铁所用的冶铁炉。 得名冶铁炉 由西街状元重建 《泉州府志》记载,铁炉庙原址位于老城区的龙头山下西向,旧名升文铺,庙为五代南唐保大中,节度使留从效的炼铁遗址就地兴建而成。现在铁炉不在,庙宇名字仍保留。 庙里的墙壁上,嵌着明成化八年由泉州知府徐源、同知秦琨立的《铁炉庙记》石碑。据《铁炉庙记》记载,泉州西街人曾从龙到庙里祷告,第二年中状元,后来,曾从龙重建铁炉庙。 1958年,铁炉庙旧址建设工厂,庙址于是迁至象峰巷,供祀吕洞宾、观音和三夫人。 香火不曾断 佛教与民间信仰共存 铁炉庙大门口,刻于两根立柱上的对联,正是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记录,上联是:铁冶龙山首铸黄鹤偶乘沧海月,下联是:炉熏晋水长流青莲香溢紫云屏。 2005年,铁炉庙完成重建后,主供释迦牟尼、观音,同时供祀吕洞宾、三夫人,佛教信仰与民间信仰在同一座庙宇里和谐共存,也成为铁炉庙的一大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