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西街怎么改造”之草根声音篇 留住古城之魂

2014-01-13 08:3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西街要如何改造?刚刚过去的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抛出观点意见。而在会场外更为广阔的空间,热爱古城、关注西街的广大读者、网友也围绕这一话题建议纷呈、观点交锋。

“西街怎么改造”之草根声音篇

打开复兴之门 留住古城之魂

西街的部分老房子紧挨着杂乱的电线,存在安全隐患。(陈凌鹭 摄)

进入热词>>>西街改造复兴

本报讯(本报记者 孙灿芬 泉州网记者 郭巧燕)西街要如何改造?刚刚过去的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抛出观点意见。而在会场外更为广阔的空间,热爱古城、关注西街的广大读者、网友也围绕这一话题建议纷呈、观点交锋。让我们从那些既普通又具代表性的人们及其意见建议切入,一起倾听草根声音,形成决策参考。

【帖外之音】

他叫潘立飞,是华侨新村五排五号咖啡馆和馆驿七号旅馆的掌柜。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平安夜,他有感而发,以“来自古城留守儿童的心声”为名,写下热帖《莫让东亚文化之都变成一只空心的鲤鱼》,提出了西街要重新铺上石板并改成步行街,引进和开设大量有现代感的咖啡馆、画廊、青年旅社和小酒吧,针对性设立文化广场等意见和建议,引起众多网友转发和思考。

帖子之外,他还有什么未尽的观点?本期,记者(以下简称“记”)对话潘立飞(以下简称“潘”)。

保留西街味道点对点改造

记:围绕西街改造,很多人提出了整体改造的观点,你怎么看?

潘:整体改造很可能演变成简单的大拆大建,到时虽然西街的断壁残垣不见了,但出现的是大量的仿古建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赞成整体改造。

要保留西街的味道,只能是点对点改造。政府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路破败就修路、水电管网不完善就完善水电管网,业态不够兴旺就制定出台政策,多做服务层面的事。经营方面交给市场,让项目、资金自己找业主,这样更灵活,西街的个性和将来的业态也才能更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拒绝商业化是掩耳盗铃

记:很多网友认为过度商业化将对古街文化造成洗劫,这种观点与你在帖子中要引入大量业态相左。对此,有什么补充的吗?

潘:很多人认为现在的西街最好,适合散步、适合怀旧、适合文艺。这其实陷入守旧。拒绝商业化是一种掩耳盗铃,无论是省外的西塘,还是省内的鼓浪屿,文化和旅游要融合发展,符合区域风貌的合适业态是必要的,也才能带来人气。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走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子有先天优势。但如果纯文艺无商业,就太小众了,也无法形成互动体验和配套支持。吃住行游购娱,单纯的游仅仅是旅游六个要素里的其中一环,我们不能忽视这点。

西街要成为全省旅游名片

记:在你理想中,西街改造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怎样的?

潘:在改造方面,苏州平江老街和我们对岸的金门老街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保留风貌、引入符合老街生态的新业态。经过改造后的西街,应该是有文化、有味道前提下的有人气、有活力,成为福建省在武夷山、鼓浪屿外不得不去的第三张旅游名片。

部分洋楼窗户破损,屋顶杂草丛生,需要修缮。(陈凌鹭 摄)

【信中之盼】

庄林和丘鹰扬。他们都是“老西街”。一个现在还住在西街,一个已经移居厦门,但仍时时关心西街、牵挂西街。听到西街面临改造,他们或是写信、或是电子邮件来稿,提出了对西街改造的建议和意见,殷殷之意、溢于言表。

整体规划改造西街西段 改善解决实际民生问题

最近贵报登了不少西街片区改造的报道,我也谈些看法。

开元寺历史久远,其建筑物宏大,大殿与方佛、东西塔,国内外都是罕见的,是受到国家保护的文物建筑。但周边环境跟不上,特别是开元寺西大门以西、孝感巷以东这一片区,应该整体规划改造。这一片区可以说占98%左右的建筑物都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新翻建的,五花八门、无古可留。整体改造可以更好地保护好区域内的古迹,与开元寺互动,增加“东亚文化之都”的内涵,同时规划出道路、店铺以及小车和旅游巴士的停放处(店铺可经营工艺品、纸画、古玩、旅游品及泉州特产),最重要的还可以解决以下几个民生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这里出行都在巷中巷里走,最宽的2.5米左右,窄的1米左右,一旦火灾,消防车进不来。

2.这里相当部分的建筑为石结构,抗震能力低下。

3.片区内电话线、电线、电视线零乱,不美观也不安全。

4.尽管现在有专职的保洁人员,地面很干净,但下述三方面的卫生问题依然不尽如人意:每年到了春夏交替时节,白蚂蚁特别多,还化成蛾子满天飞;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多;很多家庭没有生化厕,直接将污水排入下水道。

以上都是我的实际生活经历。 (西街居民 庄林)

1981年拍摄的经典照片《刺桐双塔》 (蔡其呈 供图)

给古城之魂更充裕栖息领地 筑全省文旅融合发展制高点

近日从报端得悉西街改造又有动向,也想说说想法。

西街是泉州人无法忘的梦

我是泉州人,现在厦门居住。孩提时在泉州生活,就在所谓的“西街片区”。对老泉州,特别是西街片区的每一条巷仔巷孙再熟悉不过。时过几十年,我和朋友再去故地重游,哪一个房子有了改变,哪一条巷子有了变化,我多半能说出来。原因就在于,泉州人爱泉州,对泉州,特别是西街片区的感情难以割舍。

改造要借鉴经验要汲取教训

泉州的古城文化、古文化、地方文化资源可谓底蕴深厚,丰富多彩。但前几年我走了包括平遥、丽江、凤凰等在内的许多国内知名古城,发现他们借助几个闪光点,依仗平实的理念,加上勤奋耕耘,使得知名度远超泉州。彼时彼景,作为泉州人,一种莫名的郁闷油然而起。

泉州此前经历了东街改造、涂门街改造和北门改造等,只是拆去破旧老建筑,建起仿古建筑。这种改造,在当时也许无可厚非,能够解决一定问题。而今,如果还按照这个理念来改造西街片区,则不妥当。此前的改造,个人觉得没有给古城的灵魂以较充裕的迂回空间,没有还原古城的古文化生态和极具特色的闽南文化风貌。

改造规划方案要交全体市民充分讨论

西街要怎么改呢,我以为要规划先行。规划应该是准确定位的,也就是究竟要把古城改造成什么样子,它的作用、效果、功能是什么?由相关高层次专家做出若干个方案,优中选优。好的规划,长远来看,一定是最有效益和成本最低的,也是最不会劳民伤财的。不能也不要以往的大拆大建,也不要一味的政府大包大揽,要引入商业经营模式,谁出资谁盈利。政府只要牵头组织,制订长远政策并给予资助。

其次要把几套初选的方案交由全体市民,特别是改造区域内的业主充分讨论,酝酿,集思广益,选出最优的,最可实施的方案。这个过程绝对不能走过场,因为讨论越充分,市民参与度越高,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将越小。就西街改造而言,我以为至少应该是将中山路以西,新门街以北、新华路以东整体捆绑一同考虑。以便令古城的魂有足以栖息的领地。可以想见,这一区域如果得以成功改造,还原古城风貌,泉州古城的旗帜将飘扬在闽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最高点。

民间文化应该重视、挽救和发掘

泉州的民间文化向来独树一帜,丰富多彩,我孩提时耳濡目染的童谣、传说、故事很多,但随着推广普通话的深入,这些年,泉州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渐渐流失。希望政府能充分重视,奋力挽救。一个故事,往往能改变一个地方或者一座建筑物的命运。山西的乔家大院,就凭借一部电影名扬四海,成为去山西旅游的人都去转转的地方。泉州的古建筑单体,超过乔家大院的何止十座八座,之所以没有乔家大院的待遇,因为没有赋予相应的故事,不是没有故事,而是没有发掘。就如泉州奎章巷的一古建筑“苏小姐梳妆楼”,但听这小楼的名字,就会令人屏住呼吸,想听一段动人的故事,结果是没有下文,令人遗憾。把泉州诸多古建筑改造好,把它们曾经有过的、发生过的事“穿”在它们身上,让它们获得新生,也将使古城焕发青春。 (曾经的西街居民 丘鹰扬)

1983年泉州举行纪念改革开放5周年元宵庆典活动,踩街后的文艺表演在开元寺举行。 (蔡其呈 供图)

【百家之鸣】

他们,有的是泉州网“西街在线”专题的网友,有的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提出意见,参与互动。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形成PK,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西街成为泉州古城文化复兴的经典之作。

留住居民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总有一天繁华落尽,总有一天人去楼空。生活在别处,乡愁留在西街。西街复兴正逢其时,既要避免大拆大建,又要有所修复,有所放弃,拆掉一些乱搭盖,改掉一些瓷砖墙,重建一些倒塌的名人故宅、修旧如旧,引进民宿、工艺品店、手工作坊、艺术家工作室、咖啡馆、茶馆和专题博物馆。我想西街要学习上海田子坊,市民仍然生活在创意园区,社区即园区,对外人而言是一种最上海的体验。当然,要让人流大量回归,还需要龙头项目带动,蔡国强主导的当代艺术馆若能投建应是一个契机,未来以泉州当代艺术国际双年展来吸引全球目光,将会人气高涨、宾客如流,“城市会客厅”也才有可能名副其实。——微信网友@对你明说

别让历史的检索断了线

西街应考虑修缮为主,业主和政府各承担部分修缮费用,不一定非得要大规模拆迁。建筑风格应在整体规划条件下由专家组评审通过实施,不能再像南俊路北拓那样仅仅考虑交通和路网而忽视了文化的保护,巷子没了,将来历史的检索也就断了线,跟人家说哪个地方是哪个典故,说了都没人信。西街拓宽可以考虑开发地下空间,即建造地下车行道,地面人行道,并考虑综合管线配套建设。 ——泉州网“西街在线网友”@eagle1977

希望不是又一例过度商业化

当我在庆幸泉州不像有些旅游城市塞满了虚伪的文艺小资精品店、酒吧、民宿和成对的游人。有人正想把她往这个方向推。试想被咖啡馆、画廊、纪念品店而不是香烛店、服装店占据的西街。究竟是为游客存在,还是为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存在?真心为打着文化复兴旗号的商业化感到焦虑。——新浪微博网友@倾城之迈_YC

古城特别是西街复兴,其实就是泉州历史文化如何复兴留存的一个命题或是样本。而古城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域的一个特征就是,文脉藏身于这些看似貌不惊人的小街小巷中。如果复兴出发点是进行伪清新伪文艺的商业化改造,那对古街文化遗存不啻是一场洗劫。 ——新浪微博网友@庄奕法

精品旅游线路西街走起

“东亚文化之都”,仅复兴西街是不够的。应从泉州西街开元寺作为起点,一路向东,开设一条“东亚文化之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从开元寺、钟楼、元妙观、状元街,到南俊路承天寺、百源路铜佛寺、文庙,接着继续向东走,途经清净寺、关帝庙,可行的话打通现有羊公巷,连接天后宫。

步行线路之外,还可以开一条双层旅游公交专线。沿江滨路让外地游客参观晋江两岸的经济建设,绕行坪山路参观郑成功雕像,接着往北参观灵山圣墓,接下来是泉州少林寺和国家5A级景区清源山。再取道泉山路南下到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以及西湖公园,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泉州“多元文化宝库”的魅力。 ——新浪微博网友@泉州小小柯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