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拍摄的经典照片《刺桐双塔》 (蔡其呈 供图)
给古城之魂更充裕栖息领地 筑全省文旅融合发展制高点
近日从报端得悉西街改造又有动向,也想说说想法。
西街是泉州人无法忘的梦
我是泉州人,现在厦门居住。孩提时在泉州生活,就在所谓的“西街片区”。对老泉州,特别是西街片区的每一条巷仔巷孙再熟悉不过。时过几十年,我和朋友再去故地重游,哪一个房子有了改变,哪一条巷子有了变化,我多半能说出来。原因就在于,泉州人爱泉州,对泉州,特别是西街片区的感情难以割舍。
改造要借鉴经验要汲取教训
泉州的古城文化、古文化、地方文化资源可谓底蕴深厚,丰富多彩。但前几年我走了包括平遥、丽江、凤凰等在内的许多国内知名古城,发现他们借助几个闪光点,依仗平实的理念,加上勤奋耕耘,使得知名度远超泉州。彼时彼景,作为泉州人,一种莫名的郁闷油然而起。
泉州此前经历了东街改造、涂门街改造和北门改造等,只是拆去破旧老建筑,建起仿古建筑。这种改造,在当时也许无可厚非,能够解决一定问题。而今,如果还按照这个理念来改造西街片区,则不妥当。此前的改造,个人觉得没有给古城的灵魂以较充裕的迂回空间,没有还原古城的古文化生态和极具特色的闽南文化风貌。
改造规划方案要交全体市民充分讨论
西街要怎么改呢,我以为要规划先行。规划应该是准确定位的,也就是究竟要把古城改造成什么样子,它的作用、效果、功能是什么?由相关高层次专家做出若干个方案,优中选优。好的规划,长远来看,一定是最有效益和成本最低的,也是最不会劳民伤财的。不能也不要以往的大拆大建,也不要一味的政府大包大揽,要引入商业经营模式,谁出资谁盈利。政府只要牵头组织,制订长远政策并给予资助。
其次要把几套初选的方案交由全体市民,特别是改造区域内的业主充分讨论,酝酿,集思广益,选出最优的,最可实施的方案。这个过程绝对不能走过场,因为讨论越充分,市民参与度越高,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将越小。就西街改造而言,我以为至少应该是将中山路以西,新门街以北、新华路以东整体捆绑一同考虑。以便令古城的魂有足以栖息的领地。可以想见,这一区域如果得以成功改造,还原古城风貌,泉州古城的旗帜将飘扬在闽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最高点。
民间文化应该重视、挽救和发掘
泉州的民间文化向来独树一帜,丰富多彩,我孩提时耳濡目染的童谣、传说、故事很多,但随着推广普通话的深入,这些年,泉州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渐渐流失。希望政府能充分重视,奋力挽救。一个故事,往往能改变一个地方或者一座建筑物的命运。山西的乔家大院,就凭借一部电影名扬四海,成为去山西旅游的人都去转转的地方。泉州的古建筑单体,超过乔家大院的何止十座八座,之所以没有乔家大院的待遇,因为没有赋予相应的故事,不是没有故事,而是没有发掘。就如泉州奎章巷的一古建筑“苏小姐梳妆楼”,但听这小楼的名字,就会令人屏住呼吸,想听一段动人的故事,结果是没有下文,令人遗憾。把泉州诸多古建筑改造好,把它们曾经有过的、发生过的事“穿”在它们身上,让它们获得新生,也将使古城焕发青春。 (曾经的西街居民 丘鹰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