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拍案说法 > 正文

17年前被抢的小儿子找到了 从贵州被拐卖到晋江

qz.fjsen.com 2013-11-06 09:30  林天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7年前被抢的小儿子找到了

从贵州被拐卖到晋江,经DNA比对寻回;昨日认亲,儿子一时难以接受,但听到父母的艰辛寻子经过后,眼睛湿润了

为避免当众流泪难堪,小江用外套盖住自己的头,养父张先生(右二)也赶忙劝彭应成不要着急

东南网11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林天真 通讯员 何金海 庄凌龙 文/图)昨日上午9时许,走进晋江刑侦大队认亲现场后,来自贵州晴隆县的彭应成就拉住记者的手臂,错将记者认成他的亲生儿子小江(化名)。

一番解释后,43岁的彭应成连声抱歉,但嘴角却一直露着笑容。这一刻,他等了17年,从心里就想笑出来。

17年前的那个晚上,彭应成的妻子陈启会刚哄完孩子睡下,哪想,黑暗中,一双黑手伸向她的小儿子小江,持刀将孩子抢走。

那年年底,才1岁4个月的小江被卖到晋江内坑,而彭应成夫妇则开始整整17年的寻子之路,直到最近小江因办理落户而采血,才与夫妇俩的DNA比对上。

尽管小江一时还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但听说亲生父母寻子的经历后,眼睛湿润了。

【被抢】

黑夜中的黑手,竟是孩子姑父

1996年12月12日,陈启会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晚上。

那晚10点多,她刚哄完两个儿子睡下,小儿子跟她睡一头,大儿子睡在另一头,丈夫彭应成则出门,在亲戚家过夜。

那时,大儿子彭松(音)2岁多,小儿子小江才1岁4个月。

睡了一会儿,陈启会隐隐约约感觉有动静,睁眼一看,竟有人抱起她怀中的小儿子。

月亮很亮,照进屋来,陈启会一眼就认出,这个人就是孩子的姑父,经常来他们家的白某。

拉扯中,白某突然掏出刀子,抵在陈启会的胸口,狠狠地说道,“你再抢孩子,我就把你一刀穿了”,说完,抱着孩子跑了。

在陈启会的印象中,白某好吃懒做,经常偷抢村民的牲畜,“后来连老婆和两个孩子都卖了”,没想到,这次黑手竟伸向她的孩子。

陈启会喊醒孩子的爷爷奶奶,想去追白某,却发现,家里的电线已经被剪断,手电筒也被拿走了。

【苦寻】

为找回弟弟,哥哥立志当警察

如今,彭松已是一个19岁的小伙,在吉林警察学院就读,已经读大二。

从小,他就知道自己有个弟弟被人抢走;从小,他就立志要当一名警察,找回弟弟。

在彭松的记忆中,父母花了很多精力在找弟弟。但,寻子之路并非顺利,陈启会遇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那时我天天哭,我们两夫妻在贵州、江苏、福建、江西等地到处打工,一赚到点钱就又去找,花了10多万元,却还是没有消息……”

但,这一切都没有打垮这对夫妇,彭应成尽管手指有些残疾,却一直与老婆一起坚持打工赚钱,找儿子。

【比对】

落户时采血,17年后DNA比对成功

终于,孩子找到了,在晋江内坑。10月24日,接到贵州警方打来的电话后,彭应成夫妇激动得哭了。

一切,还是要从1996年年底开始说起。当年,被抢走的小江,最终被卖到晋江内坑的张先生家中。

张先生原本有两个女儿,一直很想要个儿子,便向人表达过想收养一个儿子的意愿,工友便介绍来一对老乡。

“他们自称是未婚生子,养不起儿子,才想把孩子送人,我看到那个女的还在给孩子喂奶。”张先生回忆,“他们一直说是亲生的,才8个月大,叫我一定要好好对小江”。在给了对方8000元营养费后,张先生就将小江收养,一家人也都对小江不错。

说来也有些巧合。今年1月,张先生带小江去办理落户,因为是非亲属关系,警方对小江进行采血。

而在当年报警后不久,彭应成夫妇就到公安机关采血,录入到全国被拐儿童DNA数据库。

就这样,DNA比对成功,彭应成夫妇找回失散17年的小儿子。

【认亲】

一时接受不了,但他的眼睛湿润了

昨日上午9点左右,彭应成夫妇早早就来到晋江刑侦大队。

一进认亲现场,彭应成就朝记者走来,拉住记者的手臂,将记者错认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江。解释清楚后,他连声抱歉,但嘴角却一直露着笑容。

过了一会儿,小江跟着养父一家到达,知道怎么回事后,他有点发愣。原来,张先生怕小江一时接受不了,不肯来认亲,出发前骗他说是来办户口。

“你是被人抢走,卖到这里的,你当时太小不知道,不是我们不要你啊!”坐到小江旁边后,彭应成夫妇便讲起当年的经过,问他现在是不是还在读书,彭应成还掏出手机,拿哥哥的照片给小江看,“你还有一个哥哥在读大学,一个妹妹在读初二”。

对于亲生父母的热情,小江却一言不发,将脸转到一边去,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我到这里才知道找到亲生父母,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不过,听完父母找自己的经历后,小江的眼睛湿润起来,为避免当众流泪难堪,他将外套盖住自己的头。

彭应成夫妇还想拉着小江继续讲,张先生看小江实在有点难接受,便劝夫妇俩“慢慢来”。

得知弟弟找到后,电话那头的彭松很高兴,“有条件我也想来看他一下,希望他能跟爸妈回去”,彭应成夫妇也表达同样的看法。

张先生也很理解,“他们是你的亲生父母,一定要认的”,“回不回去由孩子自己决定,我们两家人可以当亲戚走”。

小江说,初中毕业后他就出来打工,目前在一家数控机床厂,“我很小就知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不过养父母就对我很好”。

“去不去贵州,到时候再说吧。”是走是留,小江还没有最终决定。

相关报道>>>

贵州遭姑丈抢走拐卖到晋江 17年后骨肉重逢

少年一度衣服蒙头不愿交流

昨日上午,匆忙赶来晋江认亲的贵州彭应诚夫妇,激动兴奋的心情被泼了冷水,17年前在贵州晴隆老家被亲戚抢走拐卖的儿子克江一见到自己,却拿起外套蒙头盖脸不愿交流;好在民警和家长开导,克江应允跟亲生父母联系走动,这让千里迢迢赶来的亲生父母稍感欣慰。

□早报记者 吴水保 黄祖祥 通讯员 陈耀宗 何金海 庄凌龙 文/图

17年后父子相认

孩子蒙脸不愿交流

“你是我们找了17年的孩子啊,那年你被坏蛋抢走了。”昨日上午9时许,在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43岁的彭应诚一见到自己的二儿子“小克江”时,赶忙探过身去拉住孩子的手,迫不及待地询问孩子现在读书情况,一脸的欢喜和期待。但背靠椅子的克江手往回收,一脸茫然,神情凝重。

“你哥哥现在在读警察学院,你还有一个妹妹。”母亲陈启会赶忙告诉孩子家庭近况,想找话题沟通交流。这时,克江突然拿起身边的黑色外套蒙头盖脸,这让双亲一下子不知所措。

彭应诚拿起手机,打开大儿子小松的相片,主动拿给克江认识。克江看了几眼,还给父亲,彭应诚打电话给远在吉林的大儿子,想告诉他这边的喜讯。信号不好,彭应诚拨打多次,电话接通,他讲了几句后递给克江,想让哥俩17年后再次叙情。克江接过电话,欲言又止,但一旁的彭应诚心里也宽慰了些。

经过劝导,被拐少年终与亲生父母互动。

失亲

婴儿深夜床上被抢 歹人竟是孩子姑丈

彭应诚说,克江被抢是在1996年12月12日晚上,那天,他走亲戚没有回家,妻子给克江喂奶后,早早关灯上床。她把两个儿子放在床上靠墙位置,紧紧依偎着,这时的克江才16个月大,小松2岁多。

突然,一双大手猛地抱起克江,陈启会被惊醒。明亮的月光照进篱笆房,陈启会认得那人就是孩子的姑丈白某,忙跑上前拉扯,被白某推到床边,陈启会赶紧大喊公公婆婆,下意识要拉亮电灯,灯却没亮。事后才发现,电灯线已被人剪断了。

“你再跟我抢,我一刀穿了你。”红着眼眶的陈启会气愤又伤心地回忆说,当时,白某拿出一把刀握在手中,威胁她不能靠前,随后抱着克江跑掉了。

“他(白某)很坏,专门偷鸡摸狗。”陈启会说,白某在村里经常偷窃,还把自己的一对儿女不知道弄到哪里去,“抢走克江后,从此再也没见到那混蛋了。”

思亲

打工花钱找儿子 长子读警校为团聚

事发后,彭应诚夫妇俩报警,自己也发动亲朋好友到当地县城的车站、大马路上寻找。“跑遍好几个省,钱都花了十多万了。”陈启会说,十多年来,他们到过江苏、福建、江西等多个省市,边打工便寻找孩子。

“小时候上2年级,就嚷嚷着要考上警官学校,努力把弟弟找回来。”因为常年在外打工,找寻被抢的儿子,彭应诚家中的另外一儿一女都只能交由老父老母照顾。知道大儿子的想法后,他觉得很欣慰。

好消息来得很慢,17年了。一个星期前,还在江西工地打桩的夫妻俩接到警方的电话,得知孩子找到了。“近万元的工资都顾不上结清,直接找老板支了点钱,就赶紧过来了。”陈启会说,当时他们夫妻抱头痛哭,觉得一年又一年的等待和努力有了好结果。

“没办法自己亲自去找,只能好好读书,这样才有希望。”小松如今已在吉林读警察学院,通过电话,他最希望弟弟能够跟着父母亲一起回老家看看,再到东北旅游。

寻亲

“夫妻”称养不起卖儿 17年后DNA比中

多年前,晋江内坑的张某很想要一个儿子。通过工友介绍,自称是“夫妻”的一男一女抱来男婴,说他俩未婚先孕养不起,希望张某好好对待孩子。张某给对方几千元,此后悉心把孩子养育大,取名张某聪,如今初中毕业后在一家数控厂上班。

今年1月,张某聪才采血入户。经过DNA比对,10月初晋江警方证实张某聪就是彭应诚夫妇苦苦找寻的克江。

“小时候就知道自己是被抱养的,养父一家对我很好,但也想过要找亲生父母。”张某聪说,昨日养父说是要到公安局办理户口,到了才知道是认亲生父母的事情,这让他不知所措,一时难以接受。

“父母有生育之恩,他们找你那么辛苦,哥哥上警校也是为了你。”一旁的民警,赶紧开导张某聪,希望他能懂事理解,兼顾两边家庭,将来搭起双方走亲戚的桥梁。而在旁的爷爷也忙着教育孙子,要认亲生父母。这时,张某聪脸色恢复正常,点头同意。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