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看泉州”航拍第二天 取景北峰新城及古城区
东西塔与西街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小琴 吴月芳 谢向明 田米 文/图)俯瞰“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画面里充满了壮观、震撼,这是一座魅力四射的城市。
东西双塔凌空高耸,西湖烟云景致迷人,红色坡屋顶的闽南建筑整齐坐落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书写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由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闽南房产网联合主办,精心策划的大型航拍纪录片——“空中看泉州”,昨日第二天航拍,任务是拍摄泉州老城区的历史文化景观及北峰新城的变迁。
今日,若天气情况允许,摄影组计划航拍城东片区和部分古城区,敬请关注。
第一飞
逆风耗油 紧急转场降落
清晨,6点23分,风力约为3级,成全了航拍所需的风和日丽要素。又有前一天的经验积累,昨日的第一次起飞,开始很顺利,飞机平稳滑出地面,缓缓升向天空。
紧张的是,约7点,留守地面负责指挥的国家级滑翔伞动力伞教练员李玉俭的对讲机突然响起。飞行员梅俊宏来电称,飞行离建筑物太近,空中风力加速,阻力增加,恐怕油耗已不够返回原场(即起飞点)。
果不其然,10分钟后,对讲机再度响起。飞行员称,飞机将在顺济桥下的江滨公园降落。于是,留守东海起飞点的机组成员及记者们匆忙赶往新的降落点。
7点39分,飞机转场降落在顺济桥下的江滨公园。随机飞行的本报摄影记者谢向明心有余悸道,刚才这趟起飞,确实有点惊险。去时顺风,十多分钟后。可欲返回时,逆风加大。当时,他们以机轮与地面物为参照物,发现人机基本没怎么动。
记者留意到,本次飞行时间最长,共1小时16分。返回时,飞机的油量仅剩1/6。飞行员梅俊宏说,从时间花费来看,返回时约为去时的两三倍,算是勉强回来的。
逆风导致油耗增加,飞机紧急降落在江滨公园
第二飞
天公变脸 一场短时翱翔
老天的脸说变就变,原本风和日丽,突然云层遮住阳光,天空显得有些阴。还能再次飞行吗?李玉俭看了看天空,凭借经验判断道,“太阳应是暂时被云层遮住,一会还会再出来”。
与此同时,江滨公园出现两个缓缓升上高空的风筝。“伞翼飞机最怕风筝缠绕”,福建通航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文风看见,大声急道。
本网记者上前与其沟通,两位“筝友”同意将风筝收起。不过,其中一位王先生无奈道:“线已放出500多米,要想收回,怎么也得三四十分钟”。
没辙,只得等待。
功夫不负有心人,约8点35分,拨云见日,风力减弱。8点51分,双人伞翼飞机再次飞向天空,这次飞行任务是航拍老城区文化魅力及北峰新城的变迁。
这次翱翔,用时33分钟。降落后,梅俊宏说,选择返回,仍是因为空中风力加速明显,机子摇晃得厉害,影响飞行及拍摄效果,对安全也不利。
西湖片区
第三飞
趔趄升空 西湖上空打晃
昨天下午4点,顺济桥下江滨公园,飞机开始了当天第三次启航。
有过前一天下午的失败经验,昨天下午的准备工作更加精心,但是,众人依然心存忐忑,因为泉州昨天下午至傍晚的风力似乎不是很稳定,并不太利于双人伞翼飞机的起降。
果然,起飞时,因为风力不稳定,只见飞机摇摇摆摆,像喝醉了一样趔趄着升空,大家都捏了把汗。
好在这趟飞行,比较顺利。回来后,记者谢向明说,尽管起飞时的趔趄,让他有点担心,但飞行员梅俊宏有着十五年“零事故”的飞行经验,很镇定,给了他很多信心。说到最害怕的一刻,谢向明说,当他们靠近西湖片区取景时,明显感受到突如其来的气流变化,当时还是吓出一身汗。
梅俊宏解释,因为西湖边上有清源山,当气流遭遇到山体阻隔时,既定的气流会产生变化,所以才会造成机身不稳定。
不管怎样,一切有惊无险,有经验的飞行员,加上与摄影师两天的磨合,摄影组众人都相信,接下来的航拍,会更加顺利。
“空中看泉州”航拍日记 懂风的人才能真正翱翔天空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谢向明 田米 文/图)第二天的航拍,不得不说一说我与泉州的风的故事。
我们的启航地,依然选在东海,因为考虑到那里的起飞条件很好:太阳初升的6点钟,海面与地面的气温差别微小,气压低,没有温差导致的上升气流,风是最平稳、匀称的。第一飞开始,风力三级左右,东北风,梅俊宏飞行员带着我朝南飞去。
一路顺风,也一路拍得正欢。时速达40公里的伞翼飞机,约15分钟就抵达15公里开外的目的地,这真是令人心情愉悦的15分钟。
但飞行员有着他的顾虑,凭借经验判断,如果这样的风速顶风逆行返回,会耗费更多的油料,即使起飞前已经把整箱的油罐加满,也还是觉得危险。果然,后面发生的情况很快让我紧张起来,当伞翼飞机往回飞时,梅先生用手指比划着地面没说话,我突然发现——自己在天空中没动静了,停滞不前,我们就这样在空中呆了数十秒!
不会飞不回去吧?此时梅先生回过头来,冲我喊话,“风大了!我们要赶紧回!”他加大马力,螺旋桨发出更大的轰鸣声,而我时不时地朝地面看,还好,至少地面的参照物发生了挪动,只是很慢很慢,过一会儿,他掏出对讲机,和地面的指挥员通话,选择在江滨公园的足球场降落,那里离起飞点至少能近上一两公里。
安全降落后,我们掐算了一下时间,返程花了40多分钟,再看看油标,只剩1/6,我由衷感慨,梅先生果然是老手!
后来我问梅先生,万一回不来了,咋办?
“那只能再就近寻找迫降点,但一定要空旷,周边不能有太多建筑物,尤其附近不能有高层,那里的风向变化无常,哪怕挂在树上也好,至少不会太伤到人。”
我心有余悸,如果挂树上,那将是什么感觉啊?!
下午的飞行,让我再一次领略到风的自由与威力。我们的起飞点在江滨公园足球场,目的地是老城区及北峰片区。
看了看远处的清源山和手中的地图,梅先生一脸难色,“这些点我不敢靠近呀!离山太近了!”他说,山体的阻挡,很容易改变气流与风向,伞翼飞机在这样的环境下危险性就高了许多。他解释,如果是西南风,风正对着清源山吹,那都还好,可现在季节是东北风,气流爬上山顶再往下走,就形成往下的风速,大的话直接把伞翼飞机往下拉,如果地面热气多,又会有上升气流往上顶,还会产生旋流,“那风,乱得很!我只能飞到哪算哪了!”
问题讲清楚了,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上去了。
起飞后,梅先生有意远离山体,只有靠近我要拍摄的目的地,才直线地往里插,当我拍摄完黄龙大桥,用拇指指向动车站,他伸出左手一挥,我明白他的意思,不行!我只好作罢,两人朝西湖上空飞去,速度缓慢前行。
越靠近西湖上空,飞机就开始上下抖动,突然也会左右摇摆,我感觉,越是靠近山体,各种方位的晃动与摇摆愈加剧烈,我只好松开相机,双手紧握着横杠,梅先生此时用手指往西湖下方指着,意思叫我快快拍,我在后座一手拿相机,一手扶横杠,在一阵忙乱与惊恐中,按下了快门,再也没有此前曾在空中悠闲取景的惬意了。
这次航拍惊出我一身汗。我开始了解到,所有的飞行,都与风有关;逆风的方向,飞翔的意义就更重;而懂风的人,才能真正地翱翔天空。
- 2013-10-20“空中看泉州”翱翔32分钟 收获东海湾200幅美景
- 2013-10-18秋意渐浓时 美人树正娇
- 2013-08-16带您发现不一样的大自然
- 2013-08-16城市的蒸汽SPA
- 2013-08-06打锡街环卫工冯师傅:落叶妙 不忍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