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走向东亚文化之都大擂台 唱念做打歌舞故事
东亚文化之都·醉美光明城 大擂台·戏曲篇
歌舞故事 唱念做打
妆容精致,科步规范,至今仍散发着传统魅力的梨园戏,上周六晚在泉州梨园剧院上演
开锣语
东南网9月17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丽娟 吴月芳 谢明飞 谢向明 田米 文/图)
戏曲的要领为“唱、念、做、打”,王国维说得更简明,“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所谓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只要给戏曲一方舞台,你就能看到人生的大天地。可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炷香千秋万代”。
今天,我们要请出三位均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曲——梨园戏、高甲戏和木偶戏。
他们的名字,不仅在泉州家喻户晓,也常出省出国,见过大世面。着迷于中国戏曲的法国导演索梅尔前几天刚在泉州看完梨园戏,他这样评价:看一秒钟的戏,就能感受到梨园戏演员和整个剧团背后艰辛的付出。
不仅是梨园戏,也不仅是高甲戏和木偶戏,中国的戏曲百花齐放,而泉州就是一个缩影。
在泉州这些戏曲中,你认为哪个最能代表“东亚文化之都”的称号,请把你的观点和投票告诉我们,我们将在擂台结束之际,抽出三名幸运读者,组成“文化使者团”,“出使”同为“东亚文化之都”的日本横滨和韩国光州,来一次直接和切身的文化之旅。
梨园戏
推荐人: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
制敌术:最古剧种 优雅声声慢
梨园戏,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在京剧、昆曲都没有的时代,她已有一部“宋元遗篇”的剧本遗落在民间。
这出手抄梨园剧本《朱文走鬼》,在上世纪50年代,被剧团在地摊中寻到。这出剧的剧本与曾记载在500年前明朝的《永乐大典》的“宋元遗篇”大同小异,因此也被称为“海内孤本”。
梨园戏的活化石之意不仅在于其剧本早,她始终坚持的十八步科母也是古老范式,那种穿越时光的古早味,连不同语言的外国观众都能品味出来。
三天前,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活化石”再上演,吸引了8位来自俄罗斯、法国和加拿大的外国观众。
8位外国朋友已经在福建呆了约一周时间,分别看了梨园戏、高甲戏、闽剧、木偶等剧种。
他们问帮忙翻译梨园戏字幕的法国小伙子石峻山:什么戏剧最能代表泉州文化?石峻山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然是梨园戏!”
石峻山说,喜欢看戏、看得多的人,一看就明白梨园戏保留着传统文化内涵。在他看来,不少中国剧种受西方话剧的影响,逐渐迷失了自己。而梨园戏有规范的十八步科母,是纯粹的、传统的套路。因为与众不同,所以对他极具吸引力。
维持着传统,需要一份细心和耐心的坚持,而这份坚持,又内化为梨园戏在妆容、科步、唱腔的精致与细腻。如非真艺术,今年元宵期间,又怎能吸引京沪等地的年轻戏迷不远千里前来泉州看梨园戏呢。
不过,这也与梨园戏走出去的开放心态不无关系。梨园戏经常在国内外巡演,明年6月起将前往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巡演,还受邀参加2015年6月举办的契诃夫艺术节,此前只有北京人艺参加过话剧表演,梨园戏有望成为参演的第一个中国剧种。
本月底,在韩国光州举行的“东亚文化之都”授牌仪式上,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将参与“泉州半小时”表演,上演6分钟的梨园折子戏。
二度梅花奖得主曾静萍是主演。她称,有信心征服韩国、日本观众,因为“大家都是慢吞吞的优雅表演,更容易有文化认同感”。
在历史上,中日韩关系密切,尤其是日本琉球曾作为中国附属国,当有皇帝册封仪式时,使臣就是带着梨园“七子班”,从泉州沿海前往琉球。曾静萍说,日本朋友现在还特别喜欢《朱文走鬼》、《王十朋》等梨园戏经典剧目呢。
- 2013-09-14歌吹漫步文化大观 闽南民俗有地域特色雅俗共赏
- 2013-09-11家传村袭武道犹存 泉州习武之风一直盛行
- 2013-09-07三风雅人物亮相“大擂台” 展现刀尖江湖指尖艺术
- 2013-09-05泉州荣获“东亚文化之都”美誉 海交三城展古厝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