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大观园:古国文明扬四海 千年刺桐蓝色梦
家族世系谱
春秋战国
越人善于造舟,为海事活动创造条件。
汉朝
广州与印度洋间海路已通,福建成为通往交趾七郡(现越南北部)的转运中心。
西晋
中原人南迁,带来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泉州海上活动逐渐活跃,已有大船通航南洋。
隋唐
地方经济日益繁荣,“安史之乱”后,陆路交通受阻,海陆交通兴盛,泉州出现“市井十洲人”景象,成为中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五代
闽王注重海外贸易,泉州港持续发展。
宋元
社会生产迅速发展,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对外贸易,泉州港的外海交通臻于鼎盛,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明朝
明初郑和七下西洋,为航海史上伟大壮举,与泉州港关系甚大。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者东侵,倭寇为患,政府开始实施海禁。官商贸易日益萎缩,私商贸易迅速崛起,晋江安海港、漳州月港兴起。
清朝
继明朝之后,清政府继续海禁。清末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港因“五口通商”而贸易兴起。从明清起,持续数百年的闽南华侨出国热,给海上交通注入新活力。
民国
孙中山《治国方略》中,提出开发泉州肖厝港和建设南方广州港等“实业计划”。
目前
泉州拥有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1公里,岛屿208个,有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少有的天然良港。
相关新闻
- 2013-06-04添砖加瓦 海内外泉州人积极参与世界闽南文化节
- 2013-06-04闽南文化大观园:出砖入石燕尾脊 最是难忘胭脂红
- 2013-06-04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即将鸣锣 征集20名勇士参战
- 2013-06-03泉州全力备战世界闽南文化节
- 2013-06-03小可藏针大当橱 永春明清古漆篮将入展闽南文化节
- 2013-05-31闽南文化大观园:一片丹心遗子孙 三郡五堂昭中华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