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千年技艺流传不息 揭秘闽南民居建造技术
千年技艺 流传不息
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是闽南大厝的特色 (起拓 摄)
□本版文字:记者吴拏云 通讯员姚洪峰 黄明珍(本版图片由姚洪峰提供,署名图片除外。)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福建泉州,始于唐五代,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代表。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由泉州流传至漳州、厦门、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2009年,该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之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揭秘闽南民居建造技术
不久前,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姚洪峰先生、泉州市博物馆黄明珍女士共同对闽南红砖民居营造过程进行深入调查。借助他们的调查,我们为读者们还原闽南民居的传统营造过程。
打基础
挖基槽 根据水卦图,挖基槽,传统地基深度一般在1米左右(现代更深些)。
做垫层 向基槽内倒灌毛石与黏土混合物,夯实。
铺墙基 在垫层上用平整的毛面块石铺墙基,并灌注水泥灰浆填充。
布磉石 在各柱位埋设四方形磉石,与地面相平。墙基上,满砌毛面条石、规整哑光面条石。
安柱珠 根据准绳安放柱珠(柱础),用铅垂线、水平线固定柱位。较为讲究的大宅,柱珠一般用青石,通常为花岗岩,雕刻图案。
码条石 在柱珠之间码放通长的规整哑光面条石。
立石门 在埋磉石、砌条石并平基后,如果建筑是石质门框,则先把大门安装起来,再进行其他工序;安装大门时要举行专门仪式,并在两个门柱上各压一块红布。
相关新闻
- 2013-05-03多元文化造就闽南风格 红砖建筑是核心支柱
- 2012-07-28鬼斧神工的闽南砖雕源自汉朝 技艺传承遭遇瓶颈
- 2012-04-28闽南古建筑探奇之“燕尾脊”:侨乡檐上燕双飞
- 2012-04-06泉州何志榕:园林古建筑也能以“情”感人(图)
- 2011-08-18闽南建筑形制 公共建筑与官员府第有规定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