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大观园:金刀带雨剪黄芽 一盏清茗酬知音
南安雪峰寺,僧人们品茶论道
茶乡姑娘呦,采茶歌儿唱起来
“十条丝线九条青,姐妹站近茶丛边。满山茶工片片是,到处都有念歌诗……”安溪大坪乡,83岁的白玉纺奶奶唱起了自己年轻时编的采茶歌。筱茶在这茶乡人家刚坐定,就被这支曲子吸引了。
玉纺奶奶20岁时从安溪龙门嫁到大坪。正值妙龄的她,第一次站在了茶山上,那一片壮丽的茶乡美景打动了她,随口就哼唱出了许多山歌调子,并在姐妹中传唱。63年过去了,如今已是奶奶辈的玉纺,嘴里唱着难忘的山歌,手中娴熟地挑选着茶梗,动作不曾停下。
大坪乡李宏鸣书记介绍,这里的采茶歌大多是自编原创的,不仅有单人歌唱,也有男女对唱。采茶歌也讲究音韵整齐,现在已经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筱茶听说,爱情也是采茶歌的主题,直到二三十年前,安溪一些地方还有对歌成婚的习俗,真是浪漫啊。
茶乡沉淀下的那些古老的过去,用如今比较稳重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可以被看见、被触摸“文化”。比如可以被传唱被听见的采茶歌,比如可以被看见的与茶有关的题刻、记载。
南安丰州的九日山莲花峰上,石刻“莲花荼襟太元丙子”,它表明,早在晋代之前,泉州就有种茶的传统了。直到唐朝中期,茶圣陆羽才写了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咱们的记载比他早了400年。
后来唐末翰林学士、诗人韩偓因时局避难到泉州,他创作的诗歌里也谈到茶叶;宋代,曾任泉州知府的蔡襄也写下了著名的《茶录》,上篇论茶的色、香、味,下篇谈茶器,集中地反映了宋人品茶的技术和审美要求,是我国传统茶艺形成的标志。
相关新闻
- 2013-05-28闽南文化展示中心 420多件文物呈现闽南记忆
- 2013-05-28世界闽南文化节将成艺术的盛会 泉州人民的节日
- 2013-05-27314件征集文物运抵泉州 世界闽南文化节展出
- 2013-05-27蝇头小楷手抄南音曲谱长卷将亮相世界闽南文化节
- 2013-05-27南音为伴木偶相随 泉州民间艺人坚守传统手工艺
- 2013-05-26世界闽南文化节将于6月16日至19日在泉州举办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