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与她的年轻“粉丝” 戏迷追戏到泉州(图)
外地戏迷“闻戏而来”,古朴的梨园戏,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泉州的民风民情,读懂沉淀在这座古城中的悠久历史。
近年来,传统梨园戏走入各大城市、高校,一批批观众因戏结缘,今年元宵节,京、沪、苏、港、台等地的年轻戏迷微博相邀来泉看戏;在将泉州传统文化带向外界的同时,梨园戏亦培养起了本地观众梯队
□本报记者 郭培明 陈士奇/文 姜贝/图
元宵佳节,赏花灯,听梨园戏,这样的传统已在泉州延续了数百年。
今年的元宵节,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2013年“元宵灯火如梦”演出季推出。除了本地诸多老戏迷如约而至,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地的50多位外地“铁杆”戏迷,也不远千里乘飞机赶赴刺桐城听戏。
“闻戏而来”,是促成这些外地戏迷此行的第一动力。因对梨园戏着迷,这群80后的年轻人,选择暂放手中的工作,前往异乡过元宵节。在他们看来,古朴方式演绎的梨园戏,能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泉州的民风民情,也读懂了沉淀在这座古城中的悠久历史。
回溯梨园戏的历史,其滥觞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剧本、音乐唱腔、表演科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尤其是宋元南戏的诸多文学、演出形态。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梨园戏已拥有80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这被称为“古南戏活化石”的古老剧种开始走出泉州,前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展宣传、表演,表演艺术家踏入校园举办讲座、开展巡演。随着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四处走访,传统的梨园戏开始吸引了外地观众的目光,其中不乏高校学生、都市白领、其他剧种的表演者,更有来自海外的戏曲研究专家慕名而来。
作为泉州传统文化的瑰宝,梨园戏将宋元时期戏剧文献和资料传承下来,观众可体会到南戏文化及闽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色。随着时代进步,梨园戏在经历长久摸索后,逐渐寻找出一条在传统中的创新发展之路,《节妇吟》和《董生与李氏》 等新编梨园戏登上了舞台。在保留传统本真的同时,梨园戏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折服一代又一代戏迷,使他们通过梨园戏认识泉州,了解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
- 2013-02-25传承版《陈三五娘》市区上演 打动新老戏迷
- 2013-02-24梨园戏2013年演出引来天南地北铁杆“粉丝团”
- 2013-02-23京沪粉丝团到泉州看戏 首办座谈会戏迷提意见
- 2013-02-22京沪粉丝团到泉州看戏 通过网络自发组团(图)
- 2013-02-21梨园戏演出周昨晚开锣 近百名外地票友聚首泉州
- 2013-01-26王仁杰编剧曾静萍演出 今夜迷醉《董生与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