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大洋性捕捞渔船试航 泉州渔业“驶入”远洋时代
“福远渔667”的下水试航标志着泉州渔业开启远洋时代(吕斯达/摄)
“‘福远渔667’的下水,对于惠安县崇武永丰渔业有限公司而言,表明一个大洋性远洋捕捞船队初具雏形;而对于泉州的渔业经济而言,则意味着一个远洋渔业时代的开启。”近日,记者专程来到漳州龙海的造船厂,见证了我市第一艘大洋性捕捞渔船“福远渔667”的下水试航。
□本报记者 吕斯达
第一艘远洋渔船下水
“等到下午一点半,潮水涨上来之后,这条船就可以下水了。”在漳州龙海一家造船厂内,作为我市首家远洋捕捞龙头企业,惠安县崇武永丰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炳煌兴奋地说。在不远处的船台上,长度58米、排水量1000吨左右的“福远渔666”、“福远渔667”正安静地接受着船舶工程师在下水前的细致检查。
“4艘远洋捕捞船加上一艘5000吨运输补给船,先期已投资1.2亿元,今年公司已获农业部批准,准备再投资3.8亿元,建造6艘1200吨左右,长度66米的远洋捕捞船和另一艘5000吨左右运输补给船。到年底,集团公司将全资拥有10艘远洋捕捞船和2艘运输补给船。通过运输船的接驳运载,捕捞船甚至可以在海上连续作业两三年,不需要靠岸”。张炳煌告诉记者,当日下水试航的是“福远渔667”,“福远渔666”将在几天后下水检验,而在船厂的另一端,另外两艘更大吨位的捕捞船也已开始建造。
事实上,“福远渔667”的下水,对于张炳煌而言,是一个大洋性远洋捕捞船队初具雏形;而对于泉州的渔业经济而言,则意味着一个远洋渔业时代的开启。“这是我市下水的第一条大洋性远洋捕捞船。”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海洋捕捞是我市渔业生产的优势产业,海洋捕捞年产量约占全市水产品总量的六成,近年来,由于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我市海洋捕捞面临着严峻形势,“走向公海”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泉州也曾成立多家远洋渔业企业,但都属于规模较小、捕捞设备相对落后的群众渔业,因为经营不善,相继沉寂。在2003年,我市也有企业参与对斯里兰卡方面的渔业援助,进行远洋性的渔业捕捞合作,但此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军国际公海领域的远洋捕捞。
- 2013-02-23祥芝部署2013年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第一
- 2013-02-082012年石狮渔业“打非治违”成果喜人 整改隐患
- 2013-02-05石狮为渔业放贷3.75亿元 助力海洋经济“起飞”
- 2013-02-04渔业职务船员培训新标准 第一次补考不收考试费
- 2013-02-02石狮开展渔业生产安全检查 发出整改通知书17份
- 2013-01-26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石狮慰问困难干部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