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印古厝历史的年轻人 7年来走遍石狮周边村落
图①每次看到好的石刻,姜玉荣都先量好尺寸,拍照记录,等有时间了再来制作拓片。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11日讯(记者 王毅 通讯员 王丽雅)“红砖厝代表着闽南的乡土文化,不仅仅是建筑的造型和建构,那些青石上铭记的家训、碑刻都在讲述着老厝的历史。”当被问起为什么对制作石刻拓片这么投入时,姜玉荣这样告诉记者。
“他平时话不多,但是只要谈到古厝保护,他的话匣子就关不住。”在石狮市博物馆李馆长眼里,30岁出头的姜玉荣是个执着的人,7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走遍石狮周边大大小小的村落,为的就是用拓片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古厝文化。
石狮在快速发展,曾经遍布城乡的红砖古厝如今零落星点。一次偶然的游走让姜玉荣对红砖厝的凋零感到心痛。自此,系统地记录石狮民间红砖楼的文化遗迹,成了姜玉荣业余时间坚持不懈的工作。
“我是半路出家,为了做好拓片,资料没少看。”姜玉荣每次出门都随身带着相机和纸筒、墨盒、小棕垫、刷子等工具。部分工具是他用日常用品改造的,“虽然不是那么专业,但是很实用。”
常出现在红砖楼门前的青石石刻,是闽南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上面的碑文常是“起厝公”留给后代朴素的家训和先祖创业史,也有近代名人的题字、诗词。当人们专注于红砖楼的精巧建构和精美雕刻之时,常常忽略了这些记录着一个家族迁徙兴盛和历史功绩的石刻文字。随着老屋的倾覆、城市的拆迁、盗贼的肆意挖掘,能保留完整石刻的古厝不多了。
“在拓印了这么多古厝石刻之后,我有时会突然发现,相隔遥远的村落有时承继着同一段刻骨的经历。”姜玉荣每做一次拓片都会有新的感触,“海外华人的爱乡故事、近现代史上著名人物的手书常常会在这些碑刻中出现,这是一部写在房门前的历史。”
相关新闻
- 2012-10-18泉州一八旬传拓高手 乐当文物描红义工(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