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洛江区加快医疗改革 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卫生服务

qz.fjsen.com 2012-11-05 10:18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伴随着洛江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服务,让群众“病有所医”的愿望正逐步成为现实。

卫生基础设施日臻健全

2011年底,河市卫生院新院投入使用之后,洛江全区卫生院全部完成改扩建,基础设施建设均达到国家标准。双阳卫生院成功转型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洛江区医院住院大楼工程已顺利动工建设,区卫生监督大楼新建项目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全区106个村卫生所全部实行标准化建设和一体化管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通过政府投入、自筹资金等方式配置了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区财政加大投入提高基层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卫技人员补贴300-800元,招聘引进了40多名本专科学历毕业生扎根基层,基本能够满足日常诊疗需要,较大程度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各医疗单位的业务量也在稳步增长。2011年,全区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数达1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入院人次数5777人次,同比增长4.9%,业务收入为1957.4万元,同比增长7.6%。

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

在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洛江区把降低起付线、提高补偿标准、扩大参合覆盖面等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惠民举措,实行了“门诊、住院、医疗救助即时结报”、“就诊一卡通”等便民措施。同时,提高甲乙类22个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比例,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2012年全区参合率达到99.76%,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1.7% ,最高补偿封顶线提升到8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去年,河市镇女孩小洪不幸患了白血病,市、区新农合已报销13万元医药费,小洪后续的治疗费用还能得到新农合补助。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洛江区已为群众报销新农合补助3000多万元。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

走进洛江区各公立基层医疗机构,一楼门诊大厅LED显示屏均清晰地显示出常用药品零差价销售的价格,让前来购药的群众对药价一目了然。

去年,洛江区在6家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总共有455种,基本能够满足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需要和一般常见性疾病的救治。实行零差价销售后,药物价格平均下降近30%,2011年该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均药品费用下降24.56%、住院日均药品费用下降21.07%、门诊人次上升30.9%、住院病人数上升11.21%,呈现出“两降两升”的良好势头,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今年,该区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村卫生所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村卫生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经费补偿主要通过购买服务和政府补助等方式解决,确保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执行不走样,使群众真正从医改中得到实惠。

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逐步推进,如今洛江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到跟城市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该区城乡所有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都能享受一次免费专车接送免费健康体检,对检查出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群众将纳入慢性病管理,定时进行跟踪体检、指导用药,同时纳入新农合特殊门诊报销。

近年来,洛江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以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村卫生所为网底的区、镇、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基本形成。通过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免费向居民提供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由15元提高到目前的25元。目前全区分别有81.24%的城镇居民和 72.70%的农村居民拥有了健康档案。同时,大力推进3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低保妇女常见病普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项目每年受益人数近4000人。

“十二五”期间洛江医疗卫生事业将继续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提高全区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努力解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省钱、更放心。 (陈森鸿)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