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永宁破损古厝遗址 见证70年前日军罪行
杨家六也亭
六也亭:护厝、钟楼受损
杨家大楼,俗称“九十九间”,由四栋传统民居、四栋洋楼构成,主体洋楼系菲律宾华侨杨邦梭建于1933年,是民国时期闽南华侨建筑的典范。杨家大楼,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石狮蚶江——永宁示范区”的组成部分。
踩着光滑的石条,记者走进杨家大楼,院落很大,在主楼“六也亭”的正前方,是一个破落的篮球场,尽管已经废弃,但记者相信曾经有很多少年在这里挥洒过汗水。从六也亭二楼阳台上晾的衣服可得知这里依然有住家。顺着侧门上二楼,记者发现主人并不在,厨房和饭厅就在走廊过道上,稍显杂乱。站在过道上往里看,透过长在屋檐的杂草,依稀能看出屋顶曾遭受过重创。
记者辗转找到杨祖志,村里人都说:“他知晓那段历史。”1943年,杨祖志出生于杨家大楼内。“小时候记忆中就是六也亭内的屋顶有个窟窿,直到70年代才补起来。”杨祖志告诉记者,“日寇战机总共在后杆柄投弹两枚,其中一枚正中六也亭屋顶。”据了解,六也亭的护厝和钟楼中弹,现仍保留在钟楼上镌刻“六也清音”的铜钟,正是日军侵华罪行的见证。
保留遗址 隔离保护
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建议:“保留遗址不动,采取隔离保护,记录历史,警醒后人。”其表示,保护规划好古厝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分阶段有重点、有方案、有步骤地对这些古建筑进行妥善保护。
李国宏解释,采取隔离保护主要是出于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参观者的安全考虑。隔离保护可以尽量避免参观者对古建筑的二次损害,同时隔离保护也可以防范古建筑脱落给参观者带来的安全隐患。目前,相关的文化学者正在积极调研中,争取尽早尽快地拿出关于六也亭和贻庆楼保护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据了解,日前相关文化部门正在加强对闽南红砖系列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充分挖掘民居历史文化内涵。“文物的保护不仅是多部门协作的过程,而且也是全民参与配合的过程。”李国宏最后说道。
- 2012-09-14洛阳古街有座"尖叫楼" 住过大户人家开过中药铺
- 2012-09-13一声巨响一半屋顶没了 古厝坍塌幸无人受伤
- 2012-09-10泉州崧山村尊师重教 鸡棚里发现400年"尊师碑"
- 2012-09-08闽南古厝里看历史 一厝是一纪念一街一歌谣
- 2012-09-05泉州一古厝着火浓烟滚滚 邻里有爱抬出96岁阿伯
- 2012-08-31清代惠安唯一的私家花园 数百年进士第立山间
- 2012-08-30泉州两女贼盯上古厝物件 房内搜出四五百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