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与理解 德化浔中镇恩爱夫妻牵手走过72载
支持丈夫 她默默做好“后盾”
林振农读过几年书,结婚后先后到过赤水、土坂等地小学任教,最后才回到浔中的学校教书。由于交通不便,加上教学任务重,平常林振农都住在学校,很少回家。林振农20岁那年,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接着其他五个孩子相继出生。曾绢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但是自从嫁到林家后,就相夫教子,家里所有的大小事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林振农喜欢南音和吹奏洞箫,还自己设计,并请人烧制了一把瓷质的洞箫。闲暇时,他就在家吹吹洞箫、唱唱南音。曾绢虽然对南音了解不多,但几十年来,她始终是林振农的第一个听众,也是最忠实的“知音”。
记者到访时,林振农吹起洞箫,曾绢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双脚不时和着节拍踩踏地板。她的孩子们说,母亲近年来耳朵“重”,但是父亲吹洞箫、唱南音时,她听到后特别开心。
相处之道 包容和理解
早年生活困难,曾绢总把稠粥留给丈夫和孩子吃,自己则喝稀得可以照出人影的饭汤,直到后来日子慢慢好起来。退休后,两人每天早晨或傍晚,都会牵手在小区散步;过马路时,林振农还会紧紧握住曾绢的手,在她的左侧为她挡却车流;哪天,谁的脚趾甲长了,都会将脚翘在对方腿上,由对方帮忙修剪;上市场买菜,一人提一篮,一人择菜,一人淘洗;有机会外出旅游,两人都要结伴。
他们的大儿子林朝风说,父亲退休后,母亲朝夕相伴,分离的时间从没有超过一天。有时,母亲喂鸡鸭时,父亲就在一旁看着,母亲做饭时,父亲就帮助张罗碗筷。
谈起夫妻间的相处之道,乐观开朗的林振农颇有心得。“我们家当时并不宽裕,带孩子、做家务、照顾老人,都需要她。我在外工作,很少回家,但是她将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让我能在外安心工作。”林振农说,偶尔因为小事,老伴也会发发牢骚,但一想起她为家里所做的一切,他觉得自己不该再有怨言。
偶尔曾绢有小脾气、发牢骚时,他总是默默听着,从不吭声,等她气消之后,再说好话,“蜜语求和”。“既然是夫妻,就要共同担当、包容,没什么事需要大吵大闹才能解决的;遇到烦心事,不要说过分的话,要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相互理解。”林振农用朴素的道理诠释了他们72年的夫妻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