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经贸学院杜朝运:高职同样不能缺少人文氛围
“重口味”改革 “让学校更融入地方经济建设”
2010年入主泉州经贸学院时,杜朝运才37岁,不仅风华正茂,也是泉州市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在这之前,他是厦大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远赴云南挂职。
“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别于本科教育,要准确定位,做好规划,提高技能。”这位年轻的一把手一上任,就给泉州经贸学院带来了一股锐意革新之风——办学要与地方实际挂钩,让学校更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今年6月,泉州经贸学院与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双方就合作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开发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以及建立政府与学校间的信息沟通机制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协议。今后,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为泉州经贸学院提供实践教学、就业创业和区内企业人力资源状况信息等服务,以及为学校在开发区内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提供各种支持。同时,学院将针对开发区内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举办“订单式”教育,为开发区内经济实体转型升级提供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服务。
对此,杜朝运说,“我们要主动融入泉州‘二次创业’大潮,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有所体现。这也为泉州地方高职院校在构建政校企战略合作体系和新型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探索中提供了宝贵经验。”
除了学校的探索外,杜朝运个人也在媒体上频频露脸,“我是学金融的,经常被媒体邀请去做财经评论”。
“校长下午茶”沟通 “作为校长,更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
对外,他是“重口味”的锐意改革者;对内,却是与师生平等亲近的“亲民校长”。
“有的学生,读了三年书,只能在开会时才能见到校长。”杜朝运说,以往,高校校长高高在上,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言路不畅。“作为校长,更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
为此,杜朝运特地举行“校长下午茶”。“校长下午茶”每月下旬召开一次,时间大概是90分钟~120分钟,学生来自于学校的5个系,每次每个系随机选4名,班干部没有优先权,5000多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学生反映的问题主要是校园设施、宿舍安全与管理、食堂卫生、图书馆管理、专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
第一次“下午茶”时,学生们很紧张,都不敢说话,好半天才有一个学生战战兢兢地反映宿舍门坏了没人修。“我跟学生们说,这不是校领导找学生谈话,就是闲聊天。”后来,学生们才慢慢放开,能与校长拉家常、侃大山。“三次下午茶后,家事校事天下事,大家都能侃侃而谈,上至课程设置就业指导,下到供水不足网速太慢,尽可向校长反映。”
“省内有些高校举办‘校长早餐会’,但都是本科院校,高职校很少。”杜朝运说,“校长下午茶”为学生们提供了与学院领导直接对话的机会,既拉近了距离,消除了隔阂,又让学生参与学院建设的队伍中来。而他,也成为校园内曝光率最高、最受欢迎的“名人”,在路上,在食堂里,经常有学生主动跟他打招呼。
“下午茶”之余,杜朝运还很重视和支持学生活动。曾有学生拍了一部名为《友达之上,恋人未满》的微电影,杜朝运支持并带头观看。而在毕业时节,“校长下午茶”会议上有学生反映,毕业生晚上喊楼,噪音扰民。对此,在浪漫厦大熏陶多年的杜朝运笑着说,要宽容一些,毕业生马上就要离校了,偶尔喊楼无伤大雅;但假如夜夜喊楼,扰人清梦,那就得禁止。
- 2012-08-03泉州非师类五年制高职可补报 最低降至243分
- 2012-08-01非师类五年高职录取线划定 部分院校招生有空缺
- 2012-07-24只要有报基本能上 专科应找准位置报好志愿
- 2012-07-22高职高专批今起开始填报志愿 选择专业很关键
- 2012-07-21高职专科批首次按专业填报志愿 考生可"冲一冲"
- 2012-07-16高职人才质量报告:35%毕业生来自贫困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