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本地渔船制造业逆势增长 周边渔民排队等造船
新型渔船
单趟可捕三四百吨鱼货
“现在大型渔船马力强劲,配备冷冻设备,渔船出去一趟可以续航捕捞一两个月再回来,还能保持鱼货的新鲜度。”周文泉告诉记者,从台湾地区引进的“三角虎”渔船,一改本地渔船带冰出海、冰完船回的尴尬局面。特别是针对夏季鱼货容易变质的情况,自带冷冻设备的新型渔船能够确保渔民在海上连续生产作业15天以上。
“渔船越大,抗风浪能力越强,能在海上进行远程和连续作业,相应捕捞产量也大大提升。”朱志新表示,现在渔民出一趟海,好的时候可以捕到三四百吨鱼货,卖到两三百万元的好价钱,而在以前,渔民出一趟海通常只能捕获价值50万—70万元的鱼货。
此外,新造的渔船增加了自动化设施,减少了用工数量。“一条船以前需要40—50人,现在只需要20—30人,每个船员的工资在5000—7000元之间,这样一来可以节省数目可观的用工成本,单船产量取得的效益更加明显。”深沪镇渔业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因为新建的大吨位渔船更安全,海上作业的效益也更高,所以在无形中加速了老旧渔船的报废,同时增加了新型渔船的订单。”周文泉表示,这是本地渔船制造业市场红火的主要因素之一。
远洋渔业
造船业迎发展新机遇
“目前公司正在跟国外的合作方接洽,计划自主建造大吨位的远洋捕捞船,然后以渔船折价入股,合作进行远洋捕捞。”周文泉笑着告诉记者,“造船造成船东。”在其看来,这是一个投石问路之举,发展远洋捕捞渔船制造也是公司未来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
“造船造成船东”,本来是航运业整体不景气、船东违约弃船背景下商业船舶造船行业的尴尬写照,而在周文泉的渔船制造领域,却成了他大胆而豪迈的发展思路。
事实上,近海资源日渐匮乏,发展远洋捕捞也是泉州渔业经济未来的走向之一。在日前召开的海洋经济座谈会上,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要“发展远洋捕捞,向公共海域要渔业资源。”
而发展远洋捕捞,就需要有相应的远洋捕捞渔船,这对本地的船舶制造业而言,是一个新的机遇。“不仅仅是渔船制造厂可以来造远洋捕捞船,斗尾港一带的大型商业船舶制造企业也可以尝试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业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现有的大型灯光围网渔船造价在1700万元左右,远洋捕捞船单船造价以2000万元计算,而原本建造货轮和油轮的本地船舶制造企业至少具备20条船的年均产能,4个亿的产值对于陷入极度低迷的行业和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利好。
- 2012-07-12省老科协莅临石狮调研 以科技引导做大水产渔业
- 2012-07-05石狮首次开展海水增殖放流活动 放流23.8万鱼苗
- 2012-07-02石狮送知识到“渔区” 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
- 2012-06-06石狮构造可持续发展体系 蓝色产业驶入"快车道"
- 2012-05-26石狮今年渔业贷款已达1.48亿 切勿盲目贷款
- 2012-05-01石狮首家渔业专业合作社实现蓝海“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