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35年回眸 亲历者和见证者的大学梦(图)
兄弟俩的准考证只相差一个号码
◆高考故事
拔出泥腿去赴考
兄弟同榜录取了
□讲述人:林少川,50多岁,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
“人生中注定有许多平平常常的日子,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淡忘, 然而, 对我来说, 有一个特殊的日子却永远也不会忘记!1978年10月7日这一天,是恢复高考之后,我上大学的日子……”
前几天,在泉州学研究所办公室,所长林少川谈及30多年前恢复高考,自己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的感受。
白天要干活 晚上抽空备考
1977年,被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恢复了。当年高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但是在对于学生们来说,那年冬季阳光灿烂。 林少川就是当时参加高考的其中一员。
从听到消息到考试仅20来天,林少川和弟弟林双川,刚从农田里拔出泥腿去赴考,就双双上了分数线,可体检后就杳无音信,不知什么原因而被刷下。但是兄弟俩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暗中使劲,准备再考。两人都是到华侨农场旁边的中学拿的复习资料,并没有很多,而且在备考阶段基本上是白天劳动,晚上抽空复习。
田间劳作时收到通知书
1978年7月,属于林少川的机会终于被他盼来了。24岁当了4年知青的林少川和22岁当了3年知青的弟弟林双川再次参加高考。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兄弟俩又回农场下田劳动。
9月27日上午,他们正在农场甘蔗田里“剥蔗叶”,突然听见邮递员高声喊:“林少川、林双川,厦门大学录取通知书!” 两人赶紧从甘蔗田里钻出来,顾不得手被蔗叶划痛,激动的心情无以表达,分别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装着厦门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挂号信——印着“厦门大学”四个红字的黄色牛皮纸信封,上面还有用漂亮的钢笔字写下的“林少川”、“林双川”两个名字。
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也因此脸上露出笑容。听到消息,他们连忙到村里的杂货店,买了一串鞭炮燃放起来。林少川描述说,在喜炮声中,他和弟弟恍如“范进中举”,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弟弟偷偷地咬了一下手指,我挠着他的胳肢窝,好不容易才让他笑出声来。”兄弟俩都不敢相信终于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
爱好历史的林少川,历史考了98.5分(满分100分),被厦门大学历史系录取。弟弟爱好文学,他的语文接近满分,于是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
录取率很低 工作有分配
林少川说,“那时的录取率很低,当年全国约有570万名考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人数只有27万左右,最终我们农场这批几百名考生中,也只有我们兄弟俩幸运地考上名牌大学,说‘百里挑一’也不为过。”1982年,兄弟俩毕业。当年分配工作时,弟弟上了北京到新华社工作,林少川则回到泉州,在国立华侨大学就职。
林少川后来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这是我们兄弟人生的一个新开端,也是共和国一代‘新三届学人’人生的另一个开端:通过高考入学对我们来说看似个人一小步,却是中国历史转折的一大步。因此,虽然日历已经翻过了30多年,但那天入学的记忆却深深地嵌在我的脑海里。那个特殊的年代,注定要被历史铭记和感激。”
- 2012-07-06坚强弟扎着针头进考场追踪 高考成绩上了本一线
- 2012-07-05首届20人返乡高考 晋江异地高中班生源定去留
- 2012-07-04异地高考将实现 泉州3万非闽籍学生可安心度假
- 2012-06-27高考成绩不理想怎么办? 路有很多方向适合是关键
- 2012-06-27高考夺魁女生为何常打败男生? 11年来遥遥领先
- 2012-06-26高考后考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注重沟通平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