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现仍有10多个倒粪点 一早起来去倒夜壶
□早报记者颜雅婷 赵伟 胡彦明 文/图
天刚破晓,市区伍堡街周边就热闹起来,居住在附近的部分居民纷纷开始“早锻炼”,锻炼啥呢?其实就是提着家里的尿壶到伍堡街上的倒粪点倒“五谷轮回之物”。时至今日,伍堡街重新改造装修的公厕仍然设有“倒粪点”。
记者看到,该倒粪点就设在伍堡街旁公厕入口旁,“羞答答”地躲在一棵大树身后。虽是倒粪点,走近却无异味,公厕管理员任阿姨打扫得颇为干净。
“老城区里,大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民宅,很少有人家设有卫生间,都是使用尿壶等。”鲤城区环卫所张所长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公厕几乎都设有倒粪点,以方便附近居民。
“以前可脏可臭了,很多居民都不愿意走进去倒,站在门前往里面一泼,洒了一地。”任阿姨是今年初才接管该公厕的,面对又脏又臭的倒粪点,她颇为无奈,一开始就与每一名前来倒粪的居民商量:“我把倒粪点清洗得干净点,你们可以走到里面去倒进坑里,不要站在外面泼。”
说起倒粪点的清洗可不容易,任阿姨告诉记者,每天清洗时她要用水和刷子清扫污物,然后倒上消毒液再次保洁,整个流程,一个上午需要反复两次。“倒粪点清洗干净了,居民不再望而却步,就会自觉地到里面去倒了。”付出得到了回报,任阿姨感到欣慰。
据张所长介绍,目前整个鲤城区仍有10多个倒粪点。
◆相关链接
《泉州市志》记载,1949年末,泉州城区内有公厕57座170多个蹲位(均男用),但大都破烂简陋,恶臭难闻,且布局不均,大部分集中在市中心地带,环城边缘偏少。上世纪50年代由政府拨款,对部分旧公厕进行维修改建,区分男女厕所,每座公厕蹲位4~32个。
1958年农村公社化后,城区居民除靠近倒粪点者外,由居委会雇卫生员到居民区集中粪便,每天早、晚两次集中群众粪尿倒入农民粪车,由农民运回肥田,按人口酬以大米。
1977年农民运粪停酬,居委会卫生员集中粪尿倒入倒粪点(公厕粪池)。
- 2012-05-24石狮卫生考评 部分社区“牛皮癣”整改有待提升
- 2012-05-18泉州市容市貌下月起“门前三包” 有奖有罚
- 2012-05-18卫生考评走进泉港区 抽查8个候车廊发现6大问题
- 2012-05-17晋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行动50天 土方车仍是问题
- 2012-05-15河上搭厕所河水脏又臭 伤不起的内河环境(图)
- 2012-05-15泉州卫生考评曝光污水乱排等2个月未整改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