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深加工海产品身价飙升 "低值鱼"资源待提升
本报讯 (记者晏琴)今年“五一”前后,泉州市一食品企业的海藻凉茶订单比去年同期增加2倍多,生产线24小时运转才能满足需求。作为国内首条海藻凉茶生产线,其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业内人士表示,为保护海洋资源,近十年来泉州海洋捕捞量始终保持在65万吨左右。而海洋渔业这一“蓝色产业”要得到大的提升,在产量增长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海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向海洋生物提纯领域转型
“海藻凉茶是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发的,短短两三年时间已经成为明星产品。”明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提取藻类的营养元素,“名不见经传”的海藻晋升为新型健康饮品。
同样依托先进技术,虾壳、蟹壳、鱼骨、鱼鳞、鱼内脏等这些常常被人们丢弃的东西也能“变废为宝”。“甲壳素是从石狮当地鱼虾产品加工后的边角料中提取而来,成本低廉,产品迎合了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口味,且价格不菲,是传统鱼酱类产品利润的3倍。”石狮华宝海洋生物化工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已顺利通过美国和欧盟官方“海洋生物医药领域API、GMP”注册认证。来自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数据显示,目前该企业产品年产量约为2000吨,年创汇高达3000多万美元。
“低值鱼”资源效益待提升
“近几年,泉州市加大了对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海洋保健食品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扶持发展力度,海洋经济成为新的‘蓝色增长点’。”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士表示,但整体来看,通过深加工获得高附加值的规模企业、品牌企业并不多,绝大多数加工企业均属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尤其是低值鱼类的水产品精深加工,显得很薄弱。
据介绍,泉州海洋捕捞产量约65万吨,其中巴浪鱼等低值小型鱼类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但这些鱼除了冷冻包装运输外,基本就是进行腌制或晒干后再包装销售。这些做法都是在不改变鱼形态的情况下,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活动,作为原材料进行销售,是初加工,不属于水产品深加工,由此出售价格也较低。
事实上,低值产品也能有高利润。在浙江宁波,一家食品企业以每公斤1.4元的成本价收购泥螺,经过精深加工,最后300克一瓶的黄泥螺卖到30元,相当于每公斤100元,比最初的收购价涨了70多倍。
拓展产学研合作深度广度
为何不对巴浪鱼等低值鱼类进行深加工?“泉州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深加工需要相当一部分资金及一定的研发力量。另外,水产品年冷储能力还相对不足,而每年8月份至次年春节是海洋捕捞的旺季,由于冷储能力受到限制,为避免海产品变质,渔民只好将低端产品市场销售或运到浙江、广东出售给加工厂。”晋江一家生产鱼糜的水产品加工厂负责人介绍。
“一方面,政府可以尝试统一规划区域,投建标准的加工车间和冷库,引导小型水产品加工厂集中,形成水产品加工市场、加工中心;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依托产学研平台突破技术难题。”分析人士表示。实际上,石狮正源水产此前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的“低值鱼类冷冻鱼糜加工技术”已让其收获颇丰,相关产品产值上亿元。而另一家龙头企业明祥食品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达成合作意向,加大对大宗海洋低值鱼类的精深加工技术开发。
- 2012-05-04泉州淡水鱼价格普涨追踪 中间成本高鱼价要降难
- 2012-05-03泉州淡水鱼价格普涨追踪 淡水鱼养殖亟待入"网"
- 2012-05-02休渔期来临 泉州淡水鱼供应不足价格普涨两三成
- 2012-04-20渔船出海供应量充足 泉州市区鲜活海鲜降价30%
- 2012-04-20网曝油鱼冒充鳕鱼 泉州海鲜商:低于40元多为假
- 2012-03-21泉州海鲜价罕见连涨三月 渔获量锐减致供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