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吸引一批企业家投资 徐昌毅:回归瓷国写春秋
德化县依托陶瓷产业优势,吸引企业家回乡创业
【吐哺归心】
谈肇始:家乡的产业优势 吸引他回乡创业
“当初下海,只是想要寻找不同的生活。”谈起创业经历,徐昌毅说,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漂到广东去打工。师专毕业之后,他当了几年音乐老师后辞职,创办歌厅,但山区县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消费能力,远远无法满足他的要求。
1999年徐昌毅独身一人前往深圳,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月薪800元。因为不懂英语,他只能干最苦最累的活,拆装样品,直到公司管理人员发现,他对工艺品的判断非常到位。这一干就是三年,也让他在市场经济最前沿的地方,深刻理解外贸行业的很多规则,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原公司的一次市场调整,给了徐昌毅第一个机会。2001年前后,潮汕地区曝出了震惊全国的假发票案,担心被波及的母公司将潮州办事处拆解,“代主任”徐昌毅手下只有一个文员和一个货检员,“几乎是光杆司令,但我硬是把贸易额每年都翻一番”。到2005年凭借业绩,徐昌毅在潮汕采控中心的地盘上,升职为母公司的副总经理。
“当时的外贸公司和贴牌工厂,就是上下级的关系,红包等灰色空间非常大,我意识到工厂早晚是要反抗的。”徐昌毅于是在潮州租下一块30亩的地,自己开起了加工厂,从2003年到2007年这段外贸的黄金时间,他挖到了第一桶金。也就是这几年,他意识到出口产品如果无法形成体系,将无法面对市场的冲击。
2008年,当时的德化县领导带队前往潮州考察,徐昌毅负责组织了一场企业家座谈会。“李(辉跃)县长非常开心,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回乡创业,并介绍了这些年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我觉得机会来了。”徐昌毅意识到,德化在西洋工艺瓷等领域的优势,将可以弥补公司的不足之处——潮汕陶瓷以大件为主,缺少德化陶瓷的精雕细琢。
因为在英语方面的不足,徐昌毅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产品的制作工艺方面,除了深圳的外贸窗口,佛山陶瓷的礼品设计,潮州陶瓷的釉色使用,梅州陶瓷的色彩搭配,以及德化陶瓷在人物、动物造型方面的精雕细琢,“这四个地方的产业优势,结合在一起将大有市场,我在德化缺少一个基地。”
在回德化创办新企业的过程中,也遇到过种种问题,但是一个亦师亦友的县领导对他说的一句话,让他最终坚定地回乡创业:“你是德化人,不管走到哪里,在家乡有个事业发展的基地,总归是好的。”
- 2012-05-08让近者悦引远者来 解读泉州“企业总部回迁”
- 2012-05-08泉州“二次创业”民企总部回归 期待成长升级
- 2012-05-07石狮企业负责人谈二次创业 总部经济发力正当时
- 2012-05-07泉商总部回迁 洪金山:这里能给我更多的利润
- 2012-05-07石狮总部经济大楼本月10日将投用 重奖企业回归
- 2012-05-04泉州掀起民企回归浪潮 石狮3个月65项目有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