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即将消逝的老行当 手工编织辛苦盈利少
本报讯 (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洪金示)曾几何时,篾匠走村串户,备受人们欢迎;后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传统篾制品几乎被淘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但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学习篾匠手艺了,这个行当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13岁与竹子结缘
今年54岁的钟文根是湖上乡盛富村人,做篾匠已40年。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人会做篾活儿,他小时候总喜欢蹲在旁边看人家怎么劈竹子。见到完整的竹子被劈成一根根小竹条,小竹条又分成细细的多层篾片,他心里充满了新鲜和好奇。
13岁时,由于家境穷困,农闲时他跟着父亲“吃百家饭”,走家串户帮人加工竹篾器,或挑着已剖好的箍桶篾到湖头街卖。后来成家立业,自立门户,妻子也学会了这门手艺,夫妻俩白天耕地劳作,晚上借着灯光编制各种竹器。10年前,他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城区祥云路做篾活儿。
多年练就娴熟技艺
钟师傅家屋角有数十把五花八门的刀具,见记者好奇,他便拿出十多把,介绍起各刀具的用途。钟师傅说,竹子能成宝,刀具很重要。每位篾匠都必须掌握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等基本功,其中最难的要数剖竹条了。剖竹条需要用一种特制的砍刀,砍刀口很锋利,稍有不慎,便会砍到自己的手指。
钟师傅说,一只竹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破篾竹,讲究削竹夹时的力度和均匀度。剖出来的篾片,要粗细均匀;削出来的扁担,要刚韧恰当;编的筛子,要方圆周正;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它是一门细活,要经过多年磨炼才能成就娴熟的技艺。钟师傅介绍说,俗言道:七竹八木。农历七月后,竹子才干了水气,编出来的竹器最耐用。“编竹器是个细致活,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
说话间,钟师傅的妻子已系上围兜,给记者演示了编畚箕的过程。只见她用已做好的篾丝、竹夹打底固定箕身,一根3米多长的细竹条围着几根竹签,来回游走左环右绕,很快一只畚箕雏形就显现出来。她说,夫妻俩一个劈竹篾一个编畚箕,一天大概能编10只,每只畚箕卖11元。
传统手艺面临失传
钟师傅的家里摆放着许多竹篾成品,大到床铺、躺椅、制茶用摇青笼、竹梯,小及提篮、茶筛子、簸箕、茶篓、扁担、捞笊等等。钟师傅说,现编织竹器仍存在一定市场,30多年前,竹器生意特别好,可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学这手艺,嫌手工编织辛苦,盈利不多。
当地有这么几句俗语,形容篾匠手艺人的艰辛。“千学万学,不学篾活;磨破衣服,割伤手脚。”还有一句是“篾姐(音)篾姐,篾打嘴姐”,是说做篾匠是发不了财的,能糊住嘴巴就不错了。
- 2012-03-30泉州呼唤"大师时代" 石雕业将有一批大师创作室
- 2012-03-23泉州传统技艺呼唤"大师时代" 陶瓷业寻求创新
- 2012-03-09泉州传统技艺呼唤"大师时代" 木雕业向两极发展
- 2012-03-02传统技艺呼唤“大师时代”高手救绝技于“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