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泉州民生>城事要闻> 正文

蔡氏古民居遭“破坏性保护”追踪 修缮传承堪忧

qz.fjsen.com 2012-03-29 10:00 来源: 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蔡氏古民居遭遇“破坏性保护”●追踪

早报连续两日报道国宝级文物蔡氏古民居遭遇部分维修人员“破坏性保护”一事,造成这一结果原因是维修人员技艺有限还是能者不按标准工艺施工?而目前泉州文物维修专业队伍、人才情况如何?

□早报记者 林福龙 江晓媛

相关新闻:

泉州古大厝还好吗? 古建筑生存环境引各方关注

蔡氏古民居大修缮 专家质疑遭遇"破坏性保护"?

古大厝少了

维修市场萎缩

“目前,泉州的古大厝正在不断减少。”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原馆长黄金良介绍,早年建设的古大厝正在逐渐消失,无人居住、无人保护、保护不善都是古大厝不断缩减的因素,而维修人员工艺不过关,乱修乱葺致使古大厝“走形”“失神”,使得“原汁原味”的古大厝越发稀有。

古大厝越来越少,维修“市场”也日渐萎缩。

年轻人不学

老师傅渐退出

古大厝维修“市场”萎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在减少。黄金良介绍,从事这行的人其实有一定数量的,但真正会这门手艺,施工时能遵循传统工艺的人却屈指可数。

“市场前景如此,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了,而一些有好手艺的老师傅也渐渐退出这一行业。”黄金良说,现在即使是一些拥有古建筑文物保护施工资质的单位也很难聘请到工艺炉火纯青的师傅。

2010年“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更是入列世界“非遗”名录,但如今懂得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人才却少之又少。泉州目前有几家学校开设雕刻工艺专业,但专门学习古建筑工艺的却未曾听闻。

“现在懂得这个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再不加紧保护,这个‘非遗’危在旦夕。”黄金良感慨。

没传统材料

传统工艺难施展

另一方面,古大厝的“破坏性保护”还受客观因素影响。

从事古建筑维修近10年的李师傅说,以修复泥塑为例,古大厝的精妙之处往往体现在“水车堵”(屋檐)位置,因为这里集中呈现着由彩陶打造、形象各异的泥塑,但如今,这种用以打造泥塑的彩陶几近失传,市面上很难找到这种材料,所以修复泥塑成为古大厝维修的一大难题。

此外,一些原材料的变化,不适用于传统工艺,使得打造出来的东西僵硬、不生动。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投稿邮箱-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