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的骨架极为细致
“海龙王拜年”、“龙船”座灯、“降龙罗汉”、“九龙灯”……随着元宵临近,一批花灯亮相。昨日,早报记者探访市区三位花灯艺人,发现龙年花灯除了泉州传统花灯,还涌现出一批以生肖龙为主题的龙灯,赶紧一睹为快吧。
□早报记者 张素萍 潘登 实习生 周秋萍 文/图
2月1日下午,记者走进曹淑贞位于泉州水门巷的家。因为赶制花灯,这位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花灯的代表性传承人一刻也没闲着,她说每年元宵一家老小悉数上阵,才能勉强完成订单。
曹淑贞的弟弟、57岁的曹志猛说,曹氏花灯的制作主要有5道工序:扎骨架、灯光设计、扎布、上图、装饰,每道工序又分为十个左右的小步骤,颇费心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曹淑贞在设计上融入很多“龙”元素。今年,曹氏姐弟不仅制作了5米长、3米高的大型“龙船”,还做出“海龙王拜年”、“降龙罗汉”和“九龙灯”等造型灯。
1米多高的“九龙灯”尤为特别,龙鳍、龙须、龙珠,一针一线都颇费工夫,终耗时数月才完工。
泉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4岁高龄的蔡炳汉虽抱病在身,仍受托做了灯准备参展。其中一盏“福星高照”灯,花灯上凸起的五角星意指“星”,每颗红星的周围贴着的金蝙蝠则象征“福”。灯泡亮起,福光四射,美艳绝伦。
据介绍,无骨花灯是由硬纸直接连接而成,在泉州失传多年。1978年,蔡炳汉发掘传统制作技艺,继而又首创针刺无骨灯,促使无骨灯发展为泉州花灯重要类型之一。如今,蔡炳汉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如何让花灯传承下去。他制作成套花灯模板,以及一些造型简易的小无骨针刺灯,作为供人学习的模型。“一般一天就能学会,一天就可做出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