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泉州时政>经济新闻> 正文

解放思想泉州二次创业 “民办特区”风雨兼程

qz.fjsen.com 2012-01-30 09:50 来源: 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至2011年,泉州已形成3个产值超千亿元、2个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集群。

◆核心提示

“闽南好是好,光长石头不长草。”这样的现实,注定了靠天吃饭的宿命不属于泉州人。

血液中涌动着善拼敢赢因子的泉州人,敢想、敢试、敢争先。从商品经济幼芽萌发,到“三来一补”创业起步,再到走南闯北开辟全国市场,励精图治专注质量研发,泉州的民企水手们一次次跃上商海最高的浪尖,在惊涛骇浪中展示出惊人的生存智慧和商业胆识。回首三十多年创业路,一幅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恢弘画卷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朱娟娟

一“估衣摊”上萌发创业芽

镌刻着字母的怀表,滴答滴答或许已走过了一个世纪;半新不旧的牛皮鞋,不知带着海那头哪块泥土的味道;泛着异域风情的香水,似乎曾在哪位长辈身上闻见;痱子粉铁罐上的洋娃娃,笑容在时光里凝固……这幅景象,是不少泉州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画面,而这些“洋玩意”,一度是他们童年里梦寐以求的西洋镜。

播放这一幕的地点,有个古老的名字——“估衣摊”。出洋的华侨带给家人的物件,待价而沽,因而得名。也有人叫它“故衣摊”,二战的连天炮火扯断了侨汇的风筝线,生活的磨难让“番客嫂”们不得不将家人的旧物拿来售卖以维持家用。“估衣摊”也好,“故衣摊”也罢,当晋江、石狮的女人们羞答答地摊开“晒市场”的台布时,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却在泉州人眼前轰然打开,商品经济的火花擦亮了这块贫瘠土地上一双双饥渴的眼睛,摆摊做生意成为另一块能填饱肚子的自留地,自主创业的幼芽,在这里悄然萌发。

20世纪60年代,仅石狮一地无证商贩最高峰时曾达600多家。到1977年,“4000余户的乡镇就有近千家小摊贩,每天上市的有2.5万人,成交总金额达6.7万余元,比国营、合作商店的营业额还多一倍以上。”这段如今让泉州人引以为豪的描述,在当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场地毯式的清查自上而下,当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家公职人员月薪只有几十元的年代,石狮市所有“投机倒把分子”中,非法获利万元以上的有11人,千元以上的54人。一份至今为人所讨论的“资本主义复辟”“八大王”名单被梳理出来,一批“投机倒把分子”成了众矢之的。在全国目光的注视下,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泉州市场经济幼芽是否就此夭折?

“一时失志不要怨叹,一时落魄不用胆寒”这句家喻户晓的闽南歌词早已给出了解答。“走马跑船三分命”,从投奔大海讨生活的那天起,为一线生机而义无反顾成了泉州人与生俱来的性格特质。数据显示,1979年,华侨和港澳同胞仅通过中国旅行社托运到石狮的衣服、布料就达71.85万公斤,通过邮局邮寄而来的货物达10.2万包,这些物件散落在泉州的大街小巷,演绎出“小香港”般的繁华。不仅如此,一些不安分的眼睛捕捉到迎面而来的机遇,几双闲不下来的手开始四处摸索:哪件香港来的衣服好卖,扯块布料照着样子比划着做,做不来就拆开衣服学剪裁。不仅是衣服,手表这种高级的玩意也敢拆,在一间间灯火通明的小作坊里,在一串串叮叮咚咚的捣鼓声中,泉州人已经不满足于“估衣摊”式的小打小闹,他们蹑手蹑脚却一往无前地叩响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大门。

热词:二次创业大会

责任编辑:谢玉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投稿邮箱-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